簡介:
馬鋼新區項目是馬鋼“十一五”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在新區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十七冶通過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大力推進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配套項目的建設,使新區能耗、污染物排放控制、資源綜合利用等環保指標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建成投產后的馬鋼新區是一座資源節約、清潔生產、高度環保的“綠色”鋼鐵工業基地。該工程年生產能力為585萬噸鋼水、567萬噸連鑄坯、550萬噸熱軋帶鋼、210萬噸冷軋帶鋼。馬鋼新區煉鋼連鑄工程榮獲“冶金行業優質工程”和“鋼結構金鋼獎”。
正文:
鋼鐵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得以平衡發展,始終是困擾業界的一大難題。馬鋼新區煉鋼連鑄工程僅鋼結構總量就達35萬噸,足夠建起八座奧運“鳥巢”,其生成的廢渣如果不進行有效利用,將會直接污染堆存場地的土地和周邊環境,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將會嚴重污染大氣,環保形勢異常嚴峻。作為馬鞍山市最大的工業企業,馬鋼項目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環經濟水平可以說是直接關系到全市節能降耗指標和環境質量的提升。因此,改善人居環境,創建美麗家園不僅僅是中國十七冶和馬鋼對城市應負的社會責任,也是衡量馬鋼項目節能減排工作的一把標尺,是推動馬鋼環保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更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和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道路的重要平臺。
“我干了這么多項目,像馬鋼新區這樣對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和對環保的高要求,還真是頭一個!”時任中國十七冶馬鋼新區項目副經理徐崢感嘆到:“自接手這個項目,我們就一心要將馬鋼新區打造成一個綠色環保鋼鐵廠,徹底告別以往的灰大煙多的傳統鋼廠形象,因此項目部上下對此都高度重視。”為了能夠按時按質給新區做好這件綠色新衣,項目部當下便決定立即著手對新區的背景資料展開全方位的搜集。
在新區建設過程中,項目部通過采用大量環保節能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使得馬鋼噸鋼綜合能耗大幅下降,同時工業水循環率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也顯著提高,馬鋼的環保工作有了極大改觀,勤勞智慧的十七冶人用自己的雙手為為美麗的城市環境提供了一個工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樣本,為馬鋼新區穿上了綠色的新衣。
“企業再困難,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一味追求效益;資金再緊張,也不能減少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投入”,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壓力。責任和壓力面前,中國十七冶始終將“綠色技術、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的理念貫穿于發展全過程,努力實現生產經營與社會和諧、與環境和諧,展現出堅定的自信,給出的是只為城市添彩,不給城市丟分的響亮承諾。
變廢為寶,大膽嘗試攻難關
為了確保在馬鋼新區施工設計時能夠采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環經濟生產流程和先進、適用、成熟、可靠、經濟、高效的工藝技術及裝備,只要在現場碰著了,大家就趕忙聚在一塊商量,反復琢磨尋求最優方案,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手指頭凍得又紅又腫大家也都渾然不覺。
就這樣一連好幾天的探討,項目團隊最終敲定在總圖布置上追求各工序都能按照本工程最佳的總體流程協調地、動態地、有序地運行,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各類物質的輸送路線、運輸工具的相互矛盾與干擾,進而使流程運行實現緊湊化、連續化。
雖然有了設計方案,可眼下卻又遇到了新的難題——馬鋼新區的高爐、焦爐和轉爐每小時都會產生冶金富余煤氣至少30萬至40萬立方米!這么多的富余煤氣到底應該怎么處理呢?究竟又該怎樣做才能有效降低污染呢?這就讓項目部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窘境當中。
當時馬鋼新區的技術負責人是個叫孔炯的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對工作仿佛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即使面對著如此嚴苛的要求和嶄新的技術領域,他也毫不畏懼,一頭扎進去進行鉆研。他白天跑現場,收集施工中存在的技術難題,晚上就帶領團隊對收集到的難題進行逐一梳理學習,再進行論證。那段時間,幾乎每天直到深夜,都仍然能看見他伏案研究的身影。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為了降低環境污染,也為了實現二次能源的充分利用,技術團隊思前想后最終決定建議業主增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53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雖然在當時這套設備還并未普及,但它與一般的發電設備相比,明顯具有綜合熱效率高、占地用水少、年發電時間長、環境污染輕等等的一系列優點,而且每小時可回收煤氣達32萬立方米,這就為新區富余煤氣的全部回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工業廢水又該如何妥善處理?當下又讓大家犯了難。“沒辦法也得想辦法,咱絕不污染一寸土地!”這是徐崢當時給大家下達的死命令。于是,絲毫不敢懈怠,項目部立刻根據水質分質進行了分類處理。
廢水處理設備主要采用國內最先進、成熟的工藝及設備,以滿足環保要求。煉鋼車間的廢水經處理后用于車間生產,實現零排放,處理后的出水達到中水水質標準,用于廠區綠化、清洗等,實現污水資源化,減少新水使用量。根據固體廢物的種類不同,項目部分別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實現了固體廢物的100%綜合回收利用。轉爐煤氣先滿足煉鋼車間烘烤用戶需求,多余部分與高-焦煤氣混合后,供其他用戶使用,轉爐蒸汽按照滿足RH真空泵使用,多余部分并入公司蒸汽管網供其他用戶的使用,使得轉爐煤氣、蒸汽回收率更是高達100%!
另外還有煙氣除塵系統,鐵水倒罐、鐵水脫硫、轉爐、LF爐及鋼包吹氬、熔劑、鐵合金上料和加料系統、鋼包熱修、冷修等產生的煙氣,均考慮有除塵罩,轉爐廠房設置三次煙氣除塵系統,凈化后的煙氣含塵濃度每立方米小于30毫克,除塵效果均十分良好。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正是憑著這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在馬鋼新區300噸轉爐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大膽采用國家級工法“滑移法”進行安裝,大大節約了轉爐安裝時間的同時也成功做到了有效將其最大產能一度提升至320噸。轉爐投產后更是迅速達產,不僅生產了一大批優質鋼種,更是取得了煉鋼污水零排放、負能煉鋼地驕人成績,圓滿實現了企業、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十七冶人的不斷努力,馬鋼的噸鋼污水排放量1.91立方米,噸鋼煙粉塵排放量0.95千克,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1.61千克,噸鋼COD排放0.088千克,均創出歷史最好水平,符合主要污染物產排污強度要求;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9.4%,危險廢棄物安全處置率100%,冶金富余煤氣實現全回收。馬鋼的整體清潔生產水平和廠區環境質量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秉承著“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初衷,項目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品為目的。裝備和工藝水平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不僅體現了技術先進、產品高端、流程優化、裝備高效、指標先進、集成創新、循環經濟、綠色制造、管理高效等諸多特點,項目建成后更是具備高效、低耗、節能的特色,使得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亦是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的一流工程。
2015年8月19日,走進新國企?中國綠生活主題采訪走進十七冶采訪馬鋼項目建設,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20家媒體及相關專家學者采訪調研馬鋼工程的節能環保成效,時任馬鋼的領導班子更是激動地給予了十七冶高度的贊譽。作為央企,中國十七冶集團始終堅定不移的承擔著履行央企責任的重任,對環境的保護、倡導綠色生活、“綠水青山”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踔厲奮發,踵事增華。如今,中國十七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的歷史征程中,擔負著“冶金建設國家隊”重要使命和實現“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的輝煌任務。踐行綠色施工理念,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將是十七冶人亙古不變的追求和始終不渝的價值觀。(孫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