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于泓澤 報道
5月7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方式組織召開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會上,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肯定全國地方國企改革成績時,充分肯定和表揚了包鋼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果。
包鋼以黨中央指引為根本遵循,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自2020年以來,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啃“硬骨頭”,蹚“深水區”,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效益,實現了從巨額虧損到逐年減虧治虧、扭虧為盈,再到創出歷史最好業績的重大轉變,成為內蒙古首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企業、國企改革重大征程的排頭兵。
一組數據客觀印證了包鋼改革成效。2021年,包鋼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280億元,同比增長47.68%;合并利潤達到102.66億元,同比增長545.3%;上繳稅費69.2億元,同比增長53.4%。到2021年底,包鋼資產負債率由2017年的80.5%降到63.5%,稀土折氧化物產量由5.4萬噸提高到10萬噸以上;稀土鋼產品更是實現“從無到有”,2021年產量達到68萬噸,各項節能環保指標日趨向好、大幅提升。
改革,是闖關奪隘的唯一出路
成立于1954年的包鋼,是新中國“一五”時期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在少數民族地區建設起來的第一家大型鋼鐵企業。近70年挺立邊陲、披荊斬棘,包鋼為支援社會主義建設、振興祖國民族工業、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帶動邊疆地區發展做出了令人矚目的卓越貢獻。但就是這樣一家老牌國企,在市場經濟下同樣不可避免受到劇烈市場競爭引發的巨大沖擊。
2014年~2016年,囿于長期體制機制不活的歷史陳疾,加之外部市場急速萎縮,包鋼落入了一個歷史低迷期,連續3年巨額虧損,不僅遭受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的“冷眼相待”,還遭到內部職工的頻頻質疑,企業跌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
“必須自我革新,否則死路一條!”“要想挺過去,自己先得立起來!”生死存亡一線間,包鋼黨委循著黨中央的正確引領吹響沖鋒號,指明唯有堅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唯有堅持刮骨療毒、全面深化改革,以減負擔、添活力為切入點,堅決向體制機制頑疾開刀,才能使企業獲得突破重圍的生機。包鋼黨委高度凝聚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并形成共識——“改革,是包鋼闖關奪隘、扭轉局面的唯一出路。”
改革攻關始維艱。征途既啟,包鋼黨委全面加強黨組織對改革工作的把關定向,引領57個基層黨委、33個黨總支、549個黨支部,帶領20970名包鋼黨員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統領,緊鑼密鼓推進各項改革。第一步,《包鋼黨委在深化市場化改革中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暫行規定》出臺,明確了指導思想,明晰了黨組織及負責人的職能定位,優化配備調整,加強考核管理,增強關愛激勵。緊接著,包鋼黨委第一時間選優配強改革單位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發揮黨組織在市場化選聘中的關鍵作用,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包鋼黨委創新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旗下北方稀土針對所屬50余家分子企業分布在全國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實際情況,從有效管控和規范運行兩個維度發力,成立內蒙古首家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管理中心,統一管理混企黨建工作;構建若干混企黨建管理運行機制,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促進國有、民營兩種機制優勢互補,既保證黨的工作始終規范運行,又保護民企機制活力持續迸發。
依托改革的巨大推力,短短5年間,包鋼實現了從巨額虧損到減虧治虧、扭虧為盈、不斷增盈的重大轉變,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員工隊伍活力四射;在全面構建現代化集團管控模式的同時,企業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續寫了“齊心協力建包鋼”新時代篇章。
事實也一再印證,加強黨的領導,是包鋼挽狂瀾于既倒、引領企業奔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法寶。
改革,首先要在“人”上下功夫
改革的出發點在于人,改革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人,把涉及“人”的問題改出正確方向、改出明顯成效、改出顯著福祉,是改革的真正目的所在。包鋼以人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以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契機,推動“瘦身健體”,實現“輕裝上陣”。
包鋼將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實現社會服務職能順利移交,作為企業集中力量做強主業的重要舉措。幾年間,在全力保證剝離機構和人員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包鋼相繼完成“三供一業”、職業教育、學前教育、醫療衛生、市政設施、退休人員管理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剝離,累計移交機構28個,移交員工近5200人、退休人員6.2萬人,移交資產總額達到24億元以上,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企業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老大難”問題,為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施展拳腳極大減負。
包鋼大力實施機構人員優化整合,實行“全體起立”逐級選聘機制。聚焦總部機關化問題,取消運行多年的機關部、處,部門不再設置二級機構,同時對各級管理、技術、操作人員實施全面篩選。通過刀刃向內大膽改革,集團機關部門由18個精簡至9個,基層單位機構縮減13%,在崗職工減少24.17%,廠處職干部減少28%,兩級機關人員減少41%,勞務用工減少5000余人。去除冗繁,輕裝上陣,企業人力資源結構優化升級,員工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低效無效資產、虧損企業是制約企業提質創效的一大頑疾。包鋼加大“處僵治困”力度,依托持續盤活閑置資產,使閑置產線逐步恢復元氣,資產利用率明顯提高,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包鋼壓縮企業層級,大幅減少法人戶數。2018年~2021年,包鋼累計壓縮企業層級24家,減少法人戶數93家,著力構建“業務有進有退、企業優勝劣汰、板塊專業化經營、管控精干高效”的發展格局,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節節攀升。
包鋼主動轉換經營機制,以完善市場化激勵機制為龍頭,形成具有相當競爭力的激勵制度和激勵水平,推動企業步入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2021年2月份,包鋼拿出50個行政正職崗位,面向全社會公開選聘經營管理團隊人員。這一做法打破了傳統行政級別界限和“階梯式”選拔任用機制,打破體制束縛和年齡、資格、身份限制。一石激起千層浪,企業內外147位報名者踴躍參與。動真碰硬,唯才是舉,包鋼最終遴選新成員45人,退出19人,實現由職級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的干部“身份重塑”。
包鋼在內蒙古率先推行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打破干部身份“鐵飯碗”,簽訂經營管理團隊經營業績責任書,三年一任期、一年一評價,打通領導人員退出通道,構建合理高效、適應市場競爭環境的用人機制,讓企業干部在工作一線摸爬滾打、鍛煉成長,把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良將賢才及時選拔到企業領導崗位上來。包鋼持續深化企業用工改革,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用工體系,實現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員工能進能出,人員配置更加高效,用工結構愈加優化,打造出一支符合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工作效能與素質“雙高”的人員隊伍。
包鋼還實施知識、技術、管理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改革,打破“終身制”“大鍋飯”,營造“不看身份、不看級別,只看崗位、只看貢獻”的良性氛圍,干部職工放開手腳拼、甩開膀子干,真正帶動和激發出工作活力、創造能力與競爭實力,人才資源不斷轉化成為賦能企業改革創新與管理提升的不竭動力。
改革,讓包鋼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包鋼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調整存量,實施以稀土為重心的戰略轉型,大力發展稀土鋼新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以持續推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2016年末,曾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立下赫赫戰功的包鋼2號高爐光榮退役,這是自國家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我國鋼鐵行業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爐。此舉一出,包鋼壓縮煉鐵產能133萬噸,每年減少煙粉塵排放約2800噸、二氧化硫排放約57噸。
據統計,包鋼近年來在污染防治、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投資已超150億元,開展重點項目百余個。到2021年底,包鋼各項主要污染物噸鋼排放指標下降幅度已超30%,細顆粒物年均值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超額完成大氣污染防控目標任務。“綠色工廠”“中國鋼鐵工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等榮譽紛至沓來,包鋼為內蒙古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構筑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做出了重要貢獻。
神奇瑰麗的白云鄂博寶藏,賦予包鋼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包鋼將發展核心錨定以稀土為重心的戰略轉型,以發展稀土鋼新材料為中心,稀土鋼板材項目全面建成達產,生產裝備水平躍升世界一流,產品結構調整成果顯著,稀土鋼軌、稀土風電用鋼等高品質稀土鋼產品相繼問世,產品耐磨性、耐腐蝕性、韌性等性能表現優異,累計產銷量超過百萬噸,深受用戶青睞。相比“十二五”末,包鋼稀土功能材料產量增長205%。
2021年初,“做強做優做大兩大主業和五大新興產業”首次載入包鋼“兩會”報告,成為包鋼“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落實“十四五”發展決策的重要行動指南。1年多來,包鋼攜手行業龍頭金石資源,加快推動螢石及后續氟化工產業延伸,大力發展資源及綜合利用產業;攜手中遠海運發展集裝箱制造和轉運業務,物流產業邁向全流程現代化;依托現有800萬噸焦炭產能,與寶武炭材攜手建設30萬噸焦油深加工項目;“三廢”治理、固廢綜合利用、土壤修復等新興產業業務,助推企業由環保投入型向環保收益型蛻變;瞄準裝備及現代服務產業新領域深化改革,兼顧內外部市場,拓展維檢修服務、裝備制造、信息技術、設計勘探、文化旅游、城市生活服務等領域市場份額,初步形成國內知名、區域一流的工業與城市服務體系,鍛造出新的效益增長點。
改革,為包鋼建立起更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
在推動國企改革邁入縱深的進程中,包鋼通過合資新設、兼并重組、增資擴股等方式,多管齊下引入社會資本、先進技術、優質產品、精英人才及管理模式,持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實現宜控則控、宜參則參。2018年,包鋼與上海鋼聯物流公司聯合混改,成立內蒙古包鋼鋼聯物流有限公司,在包鋼控股基礎上,試點交運營權予對方。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3億元、利潤3700萬元;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4.47億元、利潤4800萬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利潤3300萬元,主要經濟指標格外亮眼。這種以“混資本”促“改機制”,成為包鋼建立更加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大刀闊斧推行改革的鮮活樣本。
作為“科改示范企業”試點單位,包鋼努力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現代化創新體系,推動企業真正實現由外延型增長向內涵型增長轉變。包鋼在稀土研究院試點推進科改示范行動,實施科研人員股權激勵,走在了內蒙古國有企業前列;包鋼將5家科研院所納入白云鄂博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提級管理;在企業科研戰線實施“揭榜掛帥”,為解決企業“卡脖子”關鍵技術拓寬了突破渠道……一批科研創新“尖兵”涌現。通過科技激勵機制出新招、出實招,助力包鋼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3月24日,稀土研究院全網發布“卓越計劃”人才招聘啟事,500萬元年薪重金吸納高端人才;4月16日,稀土研究院科技創新再出大動作,柔性引進8位人才加入包鋼科研戰隊,壯大企業科研實力。
2022年1月份,包鋼“兩會”勝利召開。綜觀包鋼“兩會”報告,“全面對標中國寶武提升企業發展能力和水平,建立獨具特色的對標體系,堅定實施‘對標中國寶武能力提升系統工程’,加快建成國內一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占據重要篇幅。去年以來,包鋼認清找準中國寶武與包鋼產業協同性強、業務契合度高等一系列優勢,立足我國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轉型發展,積極推進產業對接,在工業氣體、清潔能源、焦油深加工、鋼管產業、礦產資源、節能環保、固(危)廢資源綜合利用等多領域開展合作,共建業務協同、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今年初以來,包鋼各板塊、各領域對標一流、比肩一流衍生出的改革成效,正逐步呈現出多點開花、廣結碩果的良好局面。今年第1季度,包鋼營業收入預計實現312.13億元,同比增加57.27億元;利潤總額預計18.34億元,同比增加9.75億元,首季度交出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