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中,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六穩”的工作方向,“穩”字成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心。
“毫不動搖地支持民企發展”、“研究推進大規模減稅降費”,以及政策的預調微調等,都旨在穩定市場預期、穩定市場信心。
但總體來看,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前三季度經濟增長6.7%,就業充分、物價穩定,產業結構在繼續優化。
展望2019年,注定不簡單。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仍大,國內存在政策空間但掣肘也多,多項改革的推進路徑和節奏也至關重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采訪了十三位首席經濟學家們和經濟學者,通過他們的分析,以此窺探2019年中國經濟和宏觀政策走向。
多數接受采訪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經濟增速會小幅回落,增速在6%-6.5%之間。宏觀政策方面,仍然會延續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2019年經濟運行最大的不確定,集中在外需負面沖擊,以及國內微觀主體的活力和信心。加強政策儲備穩內需,深化改革開放提振信心,顯得至關重要。
“穩信心不僅僅在于某些宏觀指標的短期穩定、跟隨市場情緒的定向幫扶,更在于市場主體對長期戰略問題有清晰、明確和科學的解決方案,在于基礎性問題上真正的改革,為未來提供可期的公平競爭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增速將小幅回落
2018年我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為“6.5%左右”,實現年初目標無虞。
部分首席經濟學家預計2018年經濟增長6.6%,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雖大,但前三季度6.7%的增速為全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019年經濟增速回落,是普遍的預期。“2019年出口和房地產投資增速面臨下行壓力,消費增速也可能下滑,基建投資增速上升空間受限,預計經濟增速還是趨于回落,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很可能在6.0%-6.5%,下調幅度可能需要參考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新時代證券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隨著我國經濟體量的不斷壯大,增速出現下行,為自然發展規律。國內有學者測算,隨著我國人口和制度紅利的減弱、資源約束的增強等,我國實現充分就業的經濟增速,即潛在增速就是6%左右。
在具體回調幅度上,首席經濟學家給出的區間范圍是0.1-0.5個百分點,即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6%-6.5%不等。
“預計2019年‘去杠桿’和 ‘穩增長’的天平會向‘穩增長’傾斜,‘擴內需’政策將會有落實。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GDP增速接近6.5%左右,1-4季度GDP增速分別是6.3%、6.4%、6.4%、6.5%,全年經濟增長平穩。”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
也有相對悲觀的預期。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受房地產降溫、搶出口效應結束、信貸周期下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預計2019年增長6.0%。
“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出口商品征收25%關稅的悲觀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長預計在5.5%左右”,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指出。根據祝寶良的測算,另外兩種相對樂觀的情形,包括 貿易摩擦維持目前樂觀情況、美國在2019年初對2000億美元出口產品關稅從10%提高到25%,我國2019年經濟增長預計分別為6.3%、6%左右。
更多預測集中在6%-6.5%之間。我國開啟的政策邊際放松,以及2019年擴內需政策的出臺,實際增速有望高于預期。
需求端走弱
經濟增速回落的背后,是三大需求的放緩。
“外需的下降對2019年的經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從11月份的數據來看,中國的出口增速陡然降到5%,我估計明年出口增速也是在個位數”,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
2018年 互相加征關稅,直到11月份才反映到我國出口數據上來,前10個月我國出口還處于兩位數較高增長,但11月份下降至個位數,這背后是 微觀企業主體跟關稅政策落地賽跑,“搶出口”意味著需求的提前釋放。
除了 貿易摩擦的問題,發達經濟體需求走弱也是重要原因。世界銀行預計2019年經濟增速比2018年低,世界貿易增速也會回調。
諸建芳指出,受限于利率上行對居民凈資產結構以及企業盈利和信貸質量的負面影響,2019年美國經濟可能放緩。盡管歐元區信貸環境支撐消費和投資增速保持高位,但相對于今年仍然偏弱。日本經濟得益于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以及工資薪資增速的回升預期內需將繼續維持。綜合來看,美歐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步入后周期階段,預期將會拖累出口增長。
消費作為慢變量,2019年可能延續回落的態勢,但由于個稅減稅政策的推出,對消費有一定支撐作用。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2019年消費會穩中略緩,預計消費增長9%左右,略低于今年。近兩年房地產政策收緊影響住房消費增長,汽車保有量增加及政策效應遞減影響汽車類消費,高房價對消費形成擠出效應,但2019年政策重點是促進消費增長。
諸建芳則認為,2019年消費有望止跌轉穩,增速可能反彈至9.5%。對于“穩消費”,除了個人所得稅改革外,不排除將出臺一些消費刺激政策,主要體現在耐用消費品領域。
在投資的判斷上,各方分歧較大。首先在于基建投資,穩投資政策能支撐起多大的增速,還要打問號。今年7月后,穩投資的政策陸續推出,但直到10月份基建投資才止跌回穩。今年地方債防風險,加大了對違規舉債項目的清理力度,地方政府走偏的政績觀需要調整,加之資管新規的落地掐斷了融資平臺部分資金來源,這些都造成了基建投資增速的加速下行。
“2019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是基建投資增速能否回升,起到穩增長作用。2019年制約基建投資的因素可能依舊是資金來源和地方積極性兩方面。”潘向東認為。
今年房地產投資超預期,增速始終穩定在9%左右,成為支撐投資的重要力量。但2019年對房地產投資走勢的判斷分歧較大,有分析認為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在7%以上,有認為在5%以下。房地產的從嚴調控未放松,房企融資在收緊、部分城市房價在回調;與此同時,去庫存的工作也在推進,隨著庫存去化,房企近兩年拿地較多,新開工項目熱情仍在——兩方面因素角力,來年房地產投資穩在什么位置還有待觀察。
今年制造業投資超出外界預期,呈現連續回升的態勢,前10月份保持著9%的增速。“目前工業品的整體價格仍然在上漲,產能擴張并沒有出現過熱的局面,工業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在76-77%左右,處于比較高的水平,采礦業、制造業投資增速仍會維持較高的水平,2019年制造業投資增速預計在8%左右”,諸建芳指出。
也有不同的看法。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指出,今年制造業投資回升,因為企業利潤增速較快,加之環保類設備更新需求較旺,隨著工業品價格的回落、企業利潤增速的回落、出口影響企業生產等,2019年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大可能會回落。
政策會有多積極?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界普遍預計政策會更趨積極,宏觀政策會延續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目前我國產出缺口由正轉負,中國穩增長的力度需要加強,但當前較小的缺口意味著短期需求管理的力度不宜過大。底線管理核心在于保持就業穩定,就業未出現根本性變化之前,不宜對穩增長政策進行過度調整”,劉元春指出。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指出,2018年年初以來銀行間利率水平中樞已持續下行,減稅等措施也相繼推出,財政政策將更趨積極,資管新規細則等在監管節奏和力度上都有所放緩,目前各方面政策大都已經出現邊際放松跡象。在目前就業情況良好的情況下,全面刺激加碼的時機未到。
已經出臺的政策還有待時間發揮效應,但市場對執行政策的寬松度有不同的判斷。光大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指出,2019年宏觀政策會更加明顯地轉向穩增長,貨幣政策會延續現在中性偏寬松的基調。國泰君安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指出,2019年政策的定調上,財政方面可能仍然為“積極有效”,貨幣方面仍然是“穩健中性”,但實際上可能是雙雙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
有分析指出,隨著經濟增速的回落,明年二季度政策可能會繼續加碼。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就季度走勢而言,這一輪減速可能主要集中在今年三季度至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將由2018年上半年的6.8%降至4季度的6.4%,和2019年1季度的6.3%。此后,隨著支持政策在明年2季度全面發力,經濟增速有望企穩。
“6月份以來,中國的政策立場已由去杠桿轉向防御性寬松。但這次寬松不同于以往,決策層仍以經濟增長質量為重。這一次的政策主要將致力于提振私人部門信心,財政政策是挑大梁的,本輪貨幣政策寬松相對有限”,邢自強指出。
對于2019年可能出現的不確定,還需要額外的政策預案。祝寶良指出,要做好應對 經貿摩擦加劇帶來經濟增速下行、失業增加的財政政策預案。
連平指出,為應對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實現中高速增長目標,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逆向調節可能性很大。預計2019年宏觀政策將更有針對性,既會有一系列具體的短期政策,也會有相應的中長期應對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