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4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下稱《意見》)。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目的是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核心解決生產商、流通端、分配端不平等、不暢通、不充足問題。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基礎,也是構筑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涵,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2023年1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釋放內需潛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性。2023年12月26日,國新辦舉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工作進展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4部門集體發聲部署統一大市場建設。一系列動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再次按下“快進鍵”。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鋼鐵行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本期特圍繞“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速下鋼鐵行業的破題思路”這一話題展開探討。
鋼貿商呼吁破除地方和行業保護主義
記者 包斯文
日前,《中國冶金報》記者針對建立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難點、堵點,采訪了一些鋼貿公司經營者。
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最大“堵點”:
保護主義
《意見》發布已過去一年多了,在鋼鐵貿易領域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進展緩慢,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保護主義。它已成為建設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的“堵點”。
“保護主義在鋼材市場一直都存在,在鋼材市場低迷時尤甚。”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慶平在接受《中國冶金報》采訪時指出,“貿易商在經營過程中,一直受到保護主義的困擾。一種是地方保護主義,表現在地方政府投資或主導的項目要用當地產的鋼材;另外一種是行業保護主義,尤其是央企和大型地方國企,其投資或主導投資的項目,指定本系統的材料供應商供貨。這就將其它系統的供應商排斥在外,為建立全國統一的鋼鐵大市場設置人為的障礙。”
市場調研情況顯示:鋼鐵貿易領域的地方保護主義表現形式各有不同,有的由當地鋼廠直接和當地政府項目主管部門溝通確定,在招標文件中明確使用當地鋼廠材料,有的則在招標文件中隱含排斥外地鋼材條款。這種情況在鋼材市場低迷時更加明顯,地方政府為了保地方經濟,不惜違背市場規律,出臺地方保護主義措施。行業保護主義中,集團高層往往出于做大本系統營收考慮,不顧本系統的物資采購部門是否具備供貨能力,而強行明確本系統項目一律由本系統物資采購部門供貨。這樣往往會導致供貨不及時,質檢出差錯。有的物資部門干脆把采購再轉包給有資質、有經驗的第三方,讓他們負責供貨,徒增采購成本。
任慶平認為,保護主義會導致價格扭曲或虛高、損害業主利益,或者被壓低、損害鋼廠利益。不少鋼貿商認為,保護主義的存在,不僅為建立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設置了障礙,而且嚴重干擾鋼材的正常交易秩序,加劇不正當競爭,最終損害鋼廠、鋼貿商和終端消費者的利益。
鋼貿商呼吁,要建立全國統一的鋼鐵大市場,必須盡快地、徹底地清除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建設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發揮立法和行政的力量,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和長短結合,有效形成一整套相關體制機制、法律以及配套制度,普及基于規則、尊重市場的社會意識。只有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各司其職,遵守統一的規則與法律,才能真正建立和實現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
《意見》一經公布,眾多鋼貿商就企盼早日建立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的鋼鐵大市場,從而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促使鋼鐵市場更加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統一大市場好處多多:
利于降低三大成本,激發交易活躍度
“建立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財務成本。”鋼貿商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具體來看,交易成本涉及區域市場準入度、客戶供應商密集度、期貨市場活躍度、市場尋源便利度等多種因素。鋼材市場越流暢、越繁榮,交易成本就越低。
物流成本包括從生產至消費之間的物流設施及人力成本等相關費用,物流設施的聯通、順暢決定了物流成本的高低。《意見》將“建設現代流通網絡”作為推動物流成本降低的核心舉措,從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網絡,發展多式聯運和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業態、加快數字化建設等多個層面,全方位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
財務成本涉及市場中的資金成本、信用成本、供應鏈管理所影響的庫存成本等。《意見》在加快發展統一資本市場的舉措中,提出“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這將有利于降低鋼材流通中的財務成本。
有從事廢鋼貿易的經營者介紹說:“廢鋼交易中,不同地區的稅收政策存在差異,如廢鋼回收環節,雖然廢鋼新財稅政策落地,但與統一市場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各地對商品交易環節印花稅的征收也有不同,不同性質企業的征收標準存在差異,一般要求是按采銷額的萬分之三進行征收,然而大宗商品通常單價高,貿易環節利潤低,貿易企業稅務成本較高。如果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將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資源流通,激發交易活躍度。”
也正因此,鋼貿企業對建立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寄予很大期望。他們表示,希望做好點對點的上下游物流配送和資源配置,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通過期現融合服務相關用鋼企業管控成本,體現鋼貿行業對流通環節的服務價值,為鋼鐵上下游企業做好高質量的資源配置和配送服務,為建設全國統一鋼鐵大市場做貢獻。
任慶平則認為,現在經過市場洗禮而存活的鋼貿商,一般都對鋼材產品的采購管理、質量檢驗、物流及資金運作有著非常成熟的程序和專業經驗,是市場經濟分工合作的結果。“希望地方政府、鋼廠及央企國企,從統一大市場的高度正確把握市場運行規律,創造鋼鐵市場良性公平競爭的環境,將‘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作為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核心目標,出臺‘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等一系列舉措;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打破部分市場對區域鋼材品牌的保護;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政策,有效避免國企與民企鋼材產品的政策差異,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的鋼鐵大市場。”他說。
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 加快數字化轉型
方大春 裴夢迪
數據要素作為驅動經濟運行的新型生產要素,能夠賦能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傳統生產要素,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發揮乘數效應,實現價值增值。
鋼鐵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代表,迫切需要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加快數字化轉型,催生新質生產力,推進鋼鐵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領悟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精髓要義
當前,發揮鋼鐵行業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加快工業數據共享,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制造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推進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是豐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體系的理論支撐。數據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能夠滲透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優化要素配置組合,降低鋼鐵等傳統產業對一般要素的依賴。把握數據要素特性及其價值規律,完善新型數據生產關系,探索數據要素一體化帶來的協同、融合和賦能效應,是豐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體系的理論支撐。
推進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邊際減弱,因而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在更大空間內自由流通,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以全要素數字化高效賦能鋼鐵產業等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推進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選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趨勢。鋼鐵等傳統行業轉型必須依賴數據要素,實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能夠發揮集聚優勢,促進產業鏈提質增效。
鋼鐵業數字化轉型需釋放數據潛力
統一數據要素市場是實現數據充分流通和有效供給的關鍵。當前,數據要素市場處于加快培育階段,缺乏對基礎制度、技術規范、治理體系的統籌制訂。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面臨數據使用權益不清晰、分類標準不統一、大企業壟斷、數據泄露風險等問題,限制數據潛力釋放,制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著力推進數據資產標準統一、數據平臺技術統一、數據治理體系統一。
數據資產標準要統一。數據資產標準化是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基礎。鋼鐵行業產生大量數據和復雜應用場景,但當前數據資產分類、資產定價、資產管理等制度尚在探索階段,缺乏行業統一標準,限制數據要素的橫向和縱向流通,難以進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
數據平臺技術要統一。數據資產可共享是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關鍵。鋼鐵行業產業鏈條層級多,生產過程全流程“黑箱”,跨區域、跨部門存在數據分割和“孤島”,導致上下游業務協同程度低、風險管控難,難以實現互聯互通、整合利用和共治共享。需要搭建統一的、可共享的數據平臺,實現業務、技術、資源的統一數據化,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數據治理體系要統一。數據資產管理是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保障。鋼鐵行業生產涉及煉鐵、煉鋼、軋鋼等多重加工工藝,數據資源管理難度大,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要素流動需求和分部門監管的分割體制難以適應,導致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缺乏統籌協調。如何兼顧發展與安全、平衡效率與風險、協調數據保護與開放,需要多層級、多領域、多部門協同配合。
鋼鐵業數據要素市場建設
要推動“四個轉變”
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久久為功。鋼鐵行業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交易不暢通、數據治理不協同。為此,要以“數據要素”為核心,推動數據要素化、要素資產化、資產服務化、服務產業化“四個轉變”,實現鋼鐵行業數據可溯源、可共享、可信任。
一要推動數據要素化。數據要素化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前提。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具有流程復雜性、場景多樣性特征,要堅持全局謀劃、統籌布局、整體推進,統一整合企業內外部各類業務系統數據,做到“應存盡存、能收則收、層級化管理”,形成立體的數字化鋼鐵生態圈。探索建立適用鋼鐵行業的數據分析系統,統一數據編碼、規范數據標準,打破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割據”,構建多地區、多領域、多層級協同聯動的數據采集、加工、整合機制,創建高質量共享數據池,激活數據要素潛能。
二要推動要素資產化。要素資產化是數據可交易流通的基礎。將不同業務屬性、不同頻率的數據按照標準和規范進行建模,才能形成要素資產,真正實現數據有效利用。要完善鋼鐵行業數據資源規范,形成數據資產地圖,構建橫向聯結市場主體、縱向貫穿企業部門的數據資產交易標準體系,打通數據資產交易壁壘。制訂企業級數據資產標準規范,明確企業數據確權授權、評估定價、流通交易和收益分配機制,將鋼鐵企業海量數據資源轉化為具有價值和可交易的數據資產。
三要推動資產服務化。數據資產與業務場景融合才能釋放要素價值。探索將鋼鐵行業數據資產融入現有資產管理體系,并具象化為數據服務,賦能智慧化生產和安全監管。建設工業大數據中心,貫通鋼鐵行業生產、經營、供應鏈協同等業務場景,促進產供銷深度融合、高效協同,推動實現工藝優化、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引導多層次交易市場協同聯動,構建國家級、區域級和行業級數據交易場所互聯互通的市場交易平臺,加強數據融通共享,推動工業大數據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四要推動服務產業化。數據服務產業化拓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空間。未來,鋼鐵行業數字化領域將出現大量專門從事工業數據整理分析、確權登記、交易監管等業務的第三方數據服務產業。要支持培育一批貼近鋼鐵行業業務需求的產業化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數據產品的標準化和資產化提供市場化專業服務,健全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產業鏈。構建鋼鐵行業數字化人才序列,完善數字人才引進、培養和流動機制,打造鋼鐵行業“數字工匠”,為數據服務產業化奠定人才基礎。
(方大春系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教授,裴夢迪系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博士生)
拆“籬笆”換“土壤”合力構建鋼鐵行業統一大市場
賀宗春
鋼鐵行業當前正面臨供需錯配、效益下滑、節能降碳等多重壓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秉承系統思維、問題導向,發揮政府與市場兩種力量,把握國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機遇,著力從體系完善、要素配置、市場競爭等多層維度尋求破解之道。
鋼鐵行業穩定運行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息息相關,必須深入挖掘市場遏制行業發展的“籬笆”所在,拆“籬笆”換“土壤”,合力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構建統一大市場 難點在于仍有諸多“籬笆”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近期發布的《政府—市場職能歸位與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專題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存在的壁壘主要有8種,包括:進入退出有壁壘、主體地位有層級、規則標準有差異、市場秩序有紊亂、基礎設施有短板、公共配套有區別、監管體系有錯位、激勵協調有漏洞等。這些壁壘在鋼鐵行業也多有顯現,重點體現為4個“籬笆”。
一是跨區市場進入有“籬笆”。盡管國家出臺了諸多法律法規遏制地方保護主義,但鋼鐵企業在市場進入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顯性或隱性壁壘。如工程建設施工招投標,從制度上不得要求或標明某一特定的原產地或供應者,但不少招標工程仍會發布類似鋼材品牌澄清要求的說明,指定區域內的鋼材廠家或品牌,這無形中影響了鋼鐵企業參與區域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實質上還是地方保護主義“作祟”。
二是規則標準互認有“籬笆”。經過多年的努力,鋼鐵行業已經建立了系統完整的標準體系,但總體上還缺乏互認性,特別是底層要素標準互認程度低、國內與國際互認程度低。以數據要素互認為例,當下不少鋼鐵企業上線了電商平臺、供應鏈平臺,但系統間打通存在較大難點,核心難點之一是數據代碼差異度較大、互通互認難度較大。鋼材暢通國內與國際市場,更需要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互認。提升規則標準的互認性,已經成為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之一。
三是市場秩序規范有“籬笆”。鋼材作為工業產品原材料,多以加工形態體現在最終產品之中,質量追溯相對較難,假冒偽劣現象或多或少存在。如之前重拳打擊的“地條鋼”;低品牌號替換為高品牌號;板材加工過程中的品牌換卷;在一些特鋼不銹鋼用鋼終端領域,不法分子利用質檢與信息不對稱,質量與品牌糾紛較多,市場秩序規范缺乏有效的必要保障。
四是基礎設施共享有“籬笆”。在鋼鐵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鋼鐵行業的共享短板尤為突出,涉及鋼鐵行業產能、產品、技術、數據等內容的全國性資源交易平臺為數稀少,產業鏈、供應鏈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市場交易涉及一級批發、二級批發、三級零售、批發商,流通鏈條長、效率低。在硬件設施方面,鋼鐵產業物流園“遍地開花”“無序發展”,但要素齊備的大型樞紐型平臺比較缺乏;在軟件設施方面,囊括原材料、鋼材等價格、物流、倉儲等信息的全國性交易平臺仍未有突破。鋼鐵行業在基礎設施共享方面存在的“籬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對稱、價格適配、供需匹配、利潤調節的難度,鋼鐵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市場預期與現實混亂博弈,“小作文”“小紙條”經常對市場運行產生突發影響,對鋼鐵行業穩定運行形成了巨大干擾。
構建統一大市場 核心辦法是拆“籬笆”換“土壤”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大抓手,正在加大體系構建與監督力度向前推進。2023年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總體工作方案和舉措,著重強調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壓實責任,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堅決打破思維定式,防止本位主義。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僅僅是政府單方面的事,同樣離不開行業和企業的主動作為,要盯準“籬笆”,優化“土壤”,合力推動建立統一、暢通、有序、公平、規范的體系。
破解區域市場難進入“籬笆”,關鍵在于主動推動聯合重組。面對鋼鐵行業嚴峻復雜的形勢,推進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已經成為鋼鐵行業重點工作任務之一。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減少同質化競爭、提高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也有利于打破區域壟斷,破除阻礙重組的體制機制障礙。從過往案例看,國內鋼鐵行業聯合重組多見于行業高盈利階段、同體制之間,而國外鋼鐵行業聯合重組多見于行業低迷期。在這方面,需要提升戰略思維,逆周期推動,大力推動聯合重組不動搖。
破解規則標準難互認“籬笆”,關鍵在于推動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圈。數字化時代,規則標準的建立,一方面需要立足國內與國際雙循環,架構頂層設計,提升規則標準的技術水平、市場水平與應用水平;另一方面要把握數字化轉型大趨勢,打好數據資源這個底層基礎,在采產供銷儲等全產業鏈實現產業層面的互聯,以數字化倒逼規則標準互認,以數字化打通產業“堵點”“斷點”,以產業互聯網順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反哺”行業生態圈構建。
破解市場秩序難規范“籬笆”,關鍵在于構建行業風險防范體系。針對市場屢禁不止的“假冒偽劣”不法行為,《意見》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提出著力強化反壟斷,查處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做出了具體的制度性安排。在行業層面,應從客戶風險、材料使用等多方面入手,助力政府和客戶規范市場秩序。比如,構建行業黑名單制度,雖然部分行業協會發布行業黑名單,但缺乏系統的信息收集、處理等手段,時效性不強。再如,為提升客戶對材料的認知,鋼鐵研究總院推出“鋼研·新材道”等平臺,可為行業提供鋼鐵材料的標準、牌號數據查詢和智能匹配等服務,可有效避免技術與信息的不對稱。
破解基礎設施難共享“籬笆”,關鍵在于統籌推動資源共享平臺建立。鋼鐵長期受資源端、產能端、需求端等多方面因素困擾,應圍繞行業硬件與軟件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體系性籌劃,合力推動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比如,鋼鐵行業EPD(環境產品申明)平臺、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就是成功案例的代表。涉及鋼鐵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還有數據、價格、物流等多個要素,可由對應行業協會或企業牽頭,按照市場化原則共同發起設立,形成企業共同體,為行業發展資源共享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重要性行業,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責任重大,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標本兼治、長短結合,體現擔當,主動作為,用創新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為破解當下發展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鋼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