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2020》在浙江杭州發布。報告顯示,因智能化、數字化等手段在復工復產中的應用,企業景氣逐漸回暖,中國中小實體經濟走出低谷并趨向穩定發展。預計2021年將持續回升。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面對疫情大考,中國實施群防群控、“六穩六保”等政策舉措,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企業,促使中小企業全面有序復工復產。
中小企業景氣指數是衡量中小企業動態發展狀況的“晴雨表”。為此,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聯合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等單位共同編制該報告。
報告顯示,2020年廣東、浙江和江蘇三省蟬聯省際中小企業綜合景氣指數排名前三甲。從區域分析來看,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助力華東地區中小企業景氣指數領跑中國。
綜合分析近年來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趨勢,撰寫該報告的課題組副組長、劉道學博士認為,2020年三、四季度以來,中國工業企業已經恢復活力,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回升,中小企業走出了“V型”景氣低谷,并成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構建者與受益者。
他表示,這一成果與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企業發展有關。尤其是新冠疫情,倒逼中國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例如浙江省在中國率先推出健康碼、企業碼等創新治理模式,精準高效支撐企業復工復產,實現了景氣企穩回升。
同時,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路徑持續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為中小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雖然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走出“V型”低谷,但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院長池仁勇認為,中國仍面臨一些“卡脖子”技術受制于人、國際市場不確定性背景下出口風險增大、中小企業內功不足及轉型升級綜合成本壓力增大等挑戰。
他建議,政府要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法律條例,進一步加大力度落實減稅降費普惠政策。同時,實施中小企業補鏈強鏈工程和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輔助計劃,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診斷制度,提升民營中小企業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