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特別是11月以來,養老產業再迎密集新政。從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從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到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均對鼓勵養老產業發展作出新部署。筆者獲悉,地方也在緊鑼密鼓醞釀新規劃,深圳更是開啟國內養老服務立法先河。市場準入放開、土地財稅支持等一攬子重磅利好之下,新一輪投資窗口期將開啟,市場角逐者加快擴容,金融、地產等跨界入局者正跑步入場。
“養老產業支持政策正呈現一些新特點。一是政策站位更高,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頂層設計,為養老服務業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長期政策依據。二是政策延續性更強,放開養老服務機構設立許可等措施體現了貫穿‘十三五’時期‘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基本理念。三是政策聯動范圍廣,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等都體現出對養老領域寬口徑的政策支持。”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關博對筆者表示。
筆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下一步還將加快調整與養老機構許可相關的扶持優惠政策。對同類養老服務,逐步做到營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同等享受運營補貼待遇。完善政府購買、委托、PPP等方式,引入市場機制,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企業。支持“養老服務”+老年人用品產品、“養老服務”+金融、“養老服務”+教育、“養老服務”+文化、“養老服務”+旅游、“養老服務”+餐飲等服務,推進融合發展。
地方上也在加快謀劃新舉措。比如,11月25日山西發文鼓勵外資進入醫療、養老等產業領域。外商與政府共同投資建設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項目,除可按劃撥土地方式供應土地外,也可以國有建設用地作價出資或入股方式供應土地。11月19日發布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鼓勵優秀品牌養老服務機構在一體化示范區布局設點或托管經營。深圳更是將養老服務條例列入立法計劃。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還于日前表決通過《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的決定》,以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形式,提出“有備而老”的一系列新舉措。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策利好密集釋放,養老產業新一輪投資窗口期將開啟。
“中國即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近年來,我國人均GDP提升較快,已經接近一萬美元,國民消費需求和經濟結構也進入轉型期。這為發展銀色經濟提供了一定基礎。”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中國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鄧國勝表示。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巴曙松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國民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2035年,中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到4億左右,這將成為影響國內消費結構的主要力量。健康醫療、養老產業等與老年人相關的消費領域比重將持續上升。
有關預測顯示,2019年我國銀色經濟相關產業規模為4.3萬億元,2020年為4.9萬億元。預計未來養老產品及服務市場將快速增長,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達到5.7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