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通訊員 吳先明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2022年,鋼鐵行業面對極具挑戰的內外部環境,實現了行業運行總體平穩。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國際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國內經濟工作千頭萬緒,對鋼鐵行業而言,困難與希望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
我們應如何抓住經濟復蘇的關鍵時期,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2月28日,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我們就鋼鐵行業發展重點、鞍鋼集團經營亮點與發展路徑、充分發揮鋼鐵行業代表委員作用等話題,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新任輪值會長,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
圖為譚成旭
“穩”“韌”是2022年關鍵詞,新一年要緊抓重點開新局
《中國冶金報》記者:過去的2022年,是中國鋼鐵極具挑戰、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行業迎難而上,應對市場沖擊,取得了十分難能可貴的成績。在這些成績中,給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對于2023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形勢,您有怎樣的判斷?
譚成旭:2022年,中國鋼鐵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克服經濟下行、需求收縮、成本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沖擊,緊緊圍繞“穩生產,保供給,控成本,防風險,提質量,穩效益”的工作目標,深化改革,主動出擊,攻堅克難,大膽創新,整體保持了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為保障國民經濟和鋼鐵產業鏈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應對鋼鐵寒冬過程中,中國鋼鐵變“熬冬”為“冬訓”,鍛煉了“體格”,增強了“體質”,成績來之不易。
在這些成績中,我認為有兩個關鍵詞值得好好總結:“穩”和“韌”。一方面,“穩”是前提。面對市場出現的劇烈波動,中國鋼鐵行業加強自律,自覺維護市場供需動態平衡,全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1%,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另一方面,“韌”是基礎。鋼協于2022年3月正式啟動的“基石計劃”,月月有新進展,對保障初級產品供給能力、補足鋼鐵產業鏈資源短板的意義非同一般。可以說,“穩”+“韌”,守住了整個行業平穩發展的底盤,也實現了“進”的態勢。
對于2023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形勢,我認為,宏觀環境上,2023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而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社會風險點增多,鋼鐵行業面臨的宏觀形勢依然嚴峻。
行業運行上,短期看,煤炭、焦炭價格高位運行,鋼鐵行業寬松度趨緊,鋼鐵企業利潤、效益將持續分化;從長期看,鋼鐵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低、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三大問題,或進入“短期嚴峻復雜、長期不容樂觀”的發展態勢。
供需格局上,供給方面,2023年鋼鐵產能將保持較高水平,仍有部分新增置換產能陸續投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綠色轉型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等要求,結合對行業政策的研判,產能治理政策調控仍將持續,2023年粗鋼產量基本維持在2022年的水平或略有下降。
需求方面,下游需求會有一定恢復,但近期整體仍偏弱運行。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高質量發展提出“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發展實體經濟”“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等一系列重要部署,鋼鐵材料在產業現代化和制造業高端化中仍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備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隨著黨的二十大報告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政策落地見效,以及新冠防疫政策的逐步調整,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將穩步回升,制造業穩步恢復、基建持續托底作用增強,總體下游需求仍有保障。另外,鋼鐵材料需求結構呈現高端化趨勢,航空航天、交通、能源、軍工和海洋工程等領域高端鋼材需求將有一定增長。
《中國冶金報》記者:新的一年里推動鋼鐵行業開新局,您有哪些方面的思考和建議?
譚成旭:2023年中國鋼鐵行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面完成履行保障供給使命、實現鋼鐵產業自身發展、積極帶動相關產業實現共同繁榮三大重點任務,推動鋼協六屆五次會議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地,努力開創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鋼鐵力量。
第一,提升供給質量,持續深化供給側改革。具體而言,需要緊抓這幾方面重點工作。鋼鐵行業要繼續做好產能產量“雙控”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產能核查,依法依規清理不合規產能,嚴肅查處違規新增產能。尤其要科學界定粗鋼限產基數,加大對能耗、環保、裝備落后產能的壓減力度。鋼鐵行業應積極融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支持頭部企業作為兼并重組的實施主體,綜合施策推動重組;組織分析兼并重組典型案例,提出重組路徑、發展模式以及相關政策措施建議。鋼鐵行業還應堅持探索建立長期、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引導企業踐行“三定三不要”原則(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引導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在區域和品種市場的主導作用,避免大起大落,促進行業平穩運行。
第二,聚焦需求引領,拓寬鋼鐵應用領域。在這個維度,應圍繞“三個聚焦”開展工作。一是聚焦關鍵領域,滿足高端材料需求。鋼鐵行業要聚焦高性能特種鋼、高端裝備用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特、精、高”關鍵品種重點攻關,加快構建協同攻關組織運行機制,著力制定鋼材質量分級標準。二是聚焦需求創造,擴大鋼鐵應用范圍。搭建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協同創新平臺,構建產品、設計、施工、制作和安裝全過程的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打造一批示范工程,促進產業鏈業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三是聚焦國際化發展,拓展新的增長空間。支持鋼鐵企業抱團出海,避免同業競爭。同時,鋼協也將致力于推動高端產品劃分及有關稅則號細分工作,精準支持鼓勵高端鋼鐵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并引導行業參與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
第三,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夯實產業基礎。鋼鐵行業在持續推進“基石計劃”落地的同時,還應推動廢鋼產業健康發展,如規范所得稅核算方法,降低準入企業稅負;加快辦理準入速度,由一年一次改為隨時辦理;培育龍頭企業,鼓勵區域優勢企業兼并重組;研究進口再生鋼鐵原料的增值稅優惠政策等。不可忽視的是,還要在積極協調政府和上游企業在保電煤的同時,加大煉焦和噴吹用煤的保供穩價力度,引導價格理性回歸,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一要積極推進極致能效工程,包括盡快形成技術清單、能力清單、政策清單;科學制定能效標桿標準,建立能耗數據治理系統平臺;打造極致能效標桿樣板企業,推廣成功經驗等。二要促進EPD平臺建設,加強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的持續建設和規范管理,并鼓勵鋼鐵企業積極參與EPD評估,量化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環境績效信息。三要推廣綠色鋼鐵產品,包括推動全生命周期低碳綠色鋼鐵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大力推廣含釩、鈦等微合金鋼鐵產品,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制定綠色低碳鋼材標準,推動標準在上下游、國內外互通互認等。
固底板、補短板、鍛長板,當好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中國冶金報》記者:近年來,鞍鋼改革發展卓有成效,駛上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未來更加可期。您如何評價鞍鋼2022年取得的成績?
譚成旭:2022年,鞍鋼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資央企使命任務,以奮發有為的精神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了鞍鋼力量。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鞍鋼居第217位,較上年躍升183位,創歷史最好排名。主要體現在“三個標志性成果”:一是首次實現“雙A”目標,鞍鋼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首次獲評“A”,鞍鋼黨委在中央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中再次獲評“A”;二是實現了鞍本重組整合融合“1+1>2”,是改革三年行動標志性案例;三是實現了“基石計劃”重要項目、國內最大單體地下鐵礦山西鞍山鐵礦開工建設。
一方面,鞍本整合融合成效顯著,實現從規模體量到質量效益的全面提升,探索出特大型國有鋼鐵企業重組整合新模式。鞍本重組后,鞍鋼圍繞“要素管控+管理移植”“戰略引領+資源協同”兩條主線,統籌推進鞍本管理和運營一體化,整合一年590項任務全面完成,協同創效26.17億元。同時,鞍鋼以“授權+同利”為核心的市場化改革向本鋼推廣,法人壓減比例超過1/3,本鋼公司機關編制壓減41.2%,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40%以上。鞍本整合融合得到國務院領導和國務院國資委、遼寧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通過整合融合,帶動了地方經濟,盤活了優勢資源,實現了“四個新變化”,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新進展、區域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本鋼生產經營生態發生顯著變化、員工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通過整合融合,鞍鋼粗鋼產能位居國內第二、世界第三,粗鋼產量在遼寧省占比58.6%,在東北三省一區占比33.5%,使前十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2.8%,形成“南有寶武、北有鞍鋼”的鋼鐵產業新格局。本鋼2021年利潤創十年來歷史最好水平;2022年資產負債率下降14個百分點,融資保證金余額降低88.7%,財務費用降低50.5%,實現了脫胎換骨。
另一方面,牢記“國之大者”,將礦產資源事業發展上升為集團“雙核”戰略,提升我國戰略資源保障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鞍鋼所在的鞍本和攀西地區鐵礦石資源量占全國30%以上。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鞍鋼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勇擔央企責任,對“十四五”期間遼寧和四川地區鐵礦資源開發利用進行了系統規劃。同時,鞍鋼全力推動“基石計劃”。鞍鋼18個項目入選“基石計劃”,其中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西鞍山鐵礦六大類40多個要件辦理時間縮短了29個月,刷新了國內新建礦山最快紀錄,建成后將成為年產鐵精礦千萬噸級的技術領先,綠色、智能、無廢、無擾動世界一流地下鐵礦山。2022年,鞍鋼鐵精礦產量同比增長5.55%,再創歷史最好水平,保持國內第一,居世界第五。計劃到2025年,鞍鋼鐵精礦產量較2020年增長20%;到2030年,實現翻一番,成為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穩定器”和防范鋼鐵市場周期性波動風險的“壓艙石”。
同時,鞍鋼牢牢抓住改革“關鍵一招”,堅定不移走“改革+市場”發展之路,實現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鞍鋼改革工作獲評2021年度中央企業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考核A級,在央企排名第9;獲評2021年度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考核A級,在央企排名第10。近三年,鞍鋼銷售利潤率分別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4倍、2倍、1.6倍,十年來首次連續三年跑贏了大盤。
《中國冶金報》記者: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鞍鋼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譚成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2023年,也是鞍鋼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起步之年。鞍鋼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明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戰略規劃落地、綠色鞍鋼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五個開新局工作任務,聚焦“科技創新、數字鞍鋼、品牌引領、成本競爭、三項制度改革”五項重點工作合力攻堅,奮力固底板、補短板、鍛長板,在推進科技創新、加快低碳轉型、確保產業安全上做更大貢獻,當好中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當好做強做優做大的排頭兵。鞍鋼將加快推進“十四五”戰略目標和鋼鐵、礦業“雙核”+釩鈦“第三極”戰略落地,為解決“控產能擴張、促兼并重組、保資源安全”三大痛點問題貢獻鞍鋼力量。
當好深化改革的排頭兵。鞍鋼將出臺新一輪深化改革行動方案,推動在公司治理、市場化改革、專業化整合等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新突破,打造與行業地位相適應的企業發展動能。
當好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鞍鋼將加大核心技術領域研發投入,打造北京研究院創新高地,加強與國家實驗室協同合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勇當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
當好綠色智能發展的排頭兵。鞍鋼將積極推進西昌鋼釩、鲅魚圈分公司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礎上環保績效創“A”;將加快數字鞍鋼建設,積極探索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建成數字孿生系統和黑燈工廠。
當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排頭兵。鞍鋼將牢牢把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弘揚踐行新時代鞍鋼憲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凝聚共識、發揮合力,為中國鋼鐵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冶金報》記者:您在2月13日召開的鋼協六屆五次會議上提出,要充分發揮鋼鐵行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作用,協同共性議案提案,集中反映行業訴求。能否分享下您提出的建議有哪些?對于鋼鐵行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您有哪些期待或建議?
譚成旭: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我國鋼鐵工業已經走在了世界舞臺中央,但是沒有資源強國的保障和支撐,鋼鐵強國的基礎就不穩固、不牢靠。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達80%,并且進口來源國集中,長期受制于人,不僅嚴重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安全,也使鋼鐵行業大量利潤被攫取。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作為鋼鐵行業三大突出問題之一,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高度重視。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我提出的主要建議,就是加快實施“基石計劃”,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這已經是我連續第三年圍繞加強鐵礦資源保障提出建議。“基石計劃”自去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在國家部委和各地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每個月都有新的進展,協會也一直在協調和跟蹤該計劃的實施情況。目前,已經在審批效率、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推進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基石計劃”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以及工作推進到更深層次,還會遇到各種新的問題,需要持續加以關注解決。今年的建議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集“找礦、建設、運營”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鐵礦石戰略保障機制,保持鐵礦企業合理利潤空間以及投資穩定。這里面包括建立鐵礦企業參與找礦行動鼓勵機制、加大要件審批支持力度、發揮穩定市場調節功能等一些具體的建議。
二是為了進一步扶持、鼓勵開發國內鐵礦山,建議給予財稅政策支持,降低鐵礦企業稅費,調至與國外同行業相同或以下水平。
我想對鋼鐵行業的代表委員們說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也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更是一份艱巨的責任。當前,鋼鐵行業正處在加快建設鋼鐵強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凝聚共識、發揮合力,見諸行動、協同發展。相信各位代表委員一定會抓住今年全國兩會的有利契機,聚焦行業發展痛點、難點、重點反映訴求,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完成好使命任務。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強化政治意識、政治擔當,自覺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自覺把講政治的要求貫徹到履職參會全過程。要參政議政獻良策,多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扎實做好議案提案工作,及時反映中國鋼鐵聲音,增進全社會對鋼鐵行業的深入了解,為實現中國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積極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