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王金俠 報道
通訊員 蘭天碧 高洋洋 報道
“十四五”開局之年,鞍鋼集團擊鼓催征,捷報頻傳,實現“三個歷史性突破”:鞍鋼本鋼重組順利完成并完成債轉股和混改,粗鋼產能達到6300萬噸,中國第二大、全球第三大“鋼鐵航母”揚帆啟航,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擁有完整產業鏈、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之一;經營效益達歷史最好水平,營業收入、經營利潤分別首次突破3000億元、300億元關口,成為鞍鋼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鞍鋼集團黨委在中央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中首次進入“A”級行列……翻閱2021年鋼鐵行業發展答卷,新鞍鋼高質量發展的業績格外耀眼。
新鞍鋼建設元年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重組后的鞍鋼集團如何再出發、開新局?“十四五”又有哪些新的發展目標?將帶給我們哪些新期待、新跨越?帶著這些問題,《中國冶金報》記者在1月初專訪了鞍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成旭。
圖為譚成旭。(田世群 攝)
高站位擘畫“7531”藍圖——鞍鋼本鋼重組 新鞍鋼踏上做強做優做大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新鞍鋼建設的元年。鞍鋼集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謀劃企業發展,制定了“十四五”發展戰略和規劃,確定了“7531”戰略目標和鋼鐵、礦業“雙核”發展戰略,戰略目標和戰略路徑更加精準清晰。
“‘十四五’開局,鞍鋼本鋼重組是最關鍵也是最成功的一步棋。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對鞍鋼集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舉措,對于推動我國鋼鐵產業健康發展、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和遼寧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采訪剛開始,譚成旭直接回應了《中國冶金報》記者關于“鞍本重組”的話題。
“重組是‘1+1’的量變,釋放‘1+1>2’聚合效能是質變。鞍鋼用80天快節奏高效率的行動力縮短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相融過程。”譚成旭說,鞍鋼集團黨委把鞍本重組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學史力行的重要舉措,按照重組“怎么看”、整合融合“怎么干”的總體要求,圍繞一個目標、兩條主線、三個階段、四種方法、八個機制系統策劃推進實施。
據譚成旭介紹,三個階段是指對標協同階段、簽訂重組協議后的管理過渡期階段和正式揭牌后的實質性整合融合階段。早在2021年初,重組尚在醞釀,鞍本雙方就在企業管理、科技創新、物資采購、市場營銷、物流協同、文化融合等12個領域全面深入對標,制訂“1+2”(一體化管理總體方案和管理整合實施方案、業務整合實施方案)鞍本整合總體方案。2021年8月20日,鞍鋼重組本鋼大會召開后,鞍鋼集團第一時間向本鋼派駐了鞍本重組工作組,聚焦“要素管控+管理移植”和“戰略引領+資源協同”兩條主線,制訂了整合融合計劃,形成了20份涵蓋95項具體業務、627項工作標的的《目標任務書》。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協調聯動、強力推進,本鋼正式入列鞍鋼集團兩個月后,通過管理體系對接推進管理軟覆蓋,完成了211項制度承接制定和修訂工作,占比達到85%;通過信息系統對接推進管理硬移植,鞍鋼集團“國資監管、集團監督、管控共享”三類31項管理信息系統中的20項已覆蓋本鋼。戰略、采購、產銷、物流、科研、國際貿易、礦產資源、產業金融等業務以同區域同質化發展狀況下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及效率效益提升為重點,深化業務協同,促進集約高效發展。通過采購以量換價、銷售縮小價差、共享科研資源、國際貿易統籌渠道、物流優化布局、快贏項目累計創效約3.1億元。
在分享成績的同時,譚成旭介紹了未來打算。他說,在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委和遼寧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2021年12月22日,本鋼混改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標志著本鋼混改正式完成。下一步,鞍鋼集團將繼續圍繞兩條主線推進整合融合,著力發揮“六個效應”:一是推動同一業務、同質業務橫向整合,實現規模經濟,發揮資源優化配置效應;二是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業務縱向整合,補鏈穩鏈強鏈,發揮產業鏈帶動效應;三是在橫縱整合基礎上,發揮創新引領效應和乘數倍增效應;四是在推進存量資源向優勢主業集聚的同時,強化對“兩非”“兩資”的處置,發揮瘦身健體效應;五是與存量調整優化同步引入民營資本混改并參與公司治理,發揮第三方撬動、促進和潤滑效應;六是把文化融合作為整合成功的重要標準,統籌改革、創新、管理等手段,發揮管理提升效應。預計到2022年底,以本鋼智慧一體化管控系統投運為標志,初步實現運營一體化,以整合融合顯著成效,打造鋼企重組、央地合作樣板,為東北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堅定不移走“改革+市場”發展之路——新征程高起點開局 建設新鞍鋼大有可為
“2021年1月份盈利7.86億元,第一季度盈利73.37億元,上半年盈利202.42億元,全年盈利首次突破300億元,主要指標在央企和行業中排名前列。”盤點2021年生產經營,譚成旭給出這樣一組數字。
“2021年11月,我到攀鋼釩熱軋廠調研時,該廠維檢丙班18名吊車職工集體寫了封信,信上說‘廠吊車司機減員約30%,但職工收入大幅度增加,我們支持這樣的改革……’”當被《中國冶金報》記者問及數字背后的“法門”,譚成旭講了這樣一件事,并給出了最關鍵的答案,“成績得益于鞍鋼集團堅定不移走‘改革+市場’發展之路,始終把‘效益有改善、員工有獲得感、企業發展可持續’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尺,深入推進‘授權+同利’的市場化改革,激發了活力動力。”
“經過‘十三五’的艱苦努力,鞍鋼集團完成15萬人廠辦大集體改革和22萬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解決了多年想要解決而未能解決的難題。‘脫下棉襖游泳’,鞍鋼用好用足改革關鍵一招。三項制度改革是痛點、難點,改好了就能成為鞍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譚成旭說。
鞍鋼集團強化頂層設計,形成改革制度體系,堅決破除制約發展的堵點、痛點。業績決定用人,全面推進“兩制一契”,實施經營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行中層管理人員聘期制,“揭指標競聘、帶契約上崗”已成常態。效率決定用工,推行“雙合同”管理,建立員工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機制。效益決定薪酬,強化全員崗位績效管理,全面實施即時激勵,積極推進多元多層激勵。市場決定機構,優化組織機構,提升管理效率。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等均取得積極成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年度任務全部完成。2021年,管理人員競爭上崗率達到70%以上,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55%以上,在崗職工收入增幅達10%以上。
鞍鋼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設計和相關工作得到國務院領導、國務院國資委和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3次在全國和國資央企介紹經驗。
“煥發了蓬勃生命力,新鞍鋼實現高起點開局,全集團上下達成了共識: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大有可為!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大有作為!”新征程應有新作為,新鞍鋼要書寫新篇章。對此,譚成旭篤定而自信。
精準發力打好“組合拳”——真抓實干練好基本功 新鞍鋼步履更堅實
“生產經營創歷史,源于我們科學謀劃重組下好‘先手棋’,用好用足改革‘關鍵招’,還源于我們精準發力打好科技創新、數字鞍鋼、綠色發展‘組合拳’。”談到此處,譚成旭向《中國冶金報》記者做出“握指成拳”的手勢,并分享了各項工作重點成果。
——創新動能持續激發。服務國家戰略,強化科研投入,配置最優資源,加強“四個創新平臺”建設,超厚超寬高強度反應堆安全殼用鋼AG728、X70級深海高應變管線鋼、500兆帕級免涂裝耐候橋梁鋼實現全球首發,95毫米止裂鋼在國內首次應用于24000箱超大型集裝箱船,一批精品鋼材助力北京冬奧會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4項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獎。在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排名中,鞍山鋼鐵、攀鋼分別列第3位、4位。
——數字產業實現創新發展。發布《鞍鋼“十四五”信息化發展規劃》《數字鞍鋼建設方案》及專項方案,多次召開現場推進會和主題論壇。推進數字鞍鋼建設項目,完成鞍山鋼鐵、攀鋼、鞍鋼礦業20%主體產線數智化改造建設目標任務,鞍山鋼鐵管理與信息化整體提升項目成功上線,西昌鋼釩智慧管控中心、智慧板材等上線投運,齊大山、關寶山兩個智慧礦山試點示范建設完成,基于5G的機器視覺帶鋼表面檢測、ET工業大腦等27項成果獲評國務院國資委、工信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試點示范。
——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聚焦“雙碳”目標,發布碳達峰碳中和宣言、低碳冶金技術路線圖;加速推進礦山綠色化復墾,2021年底前完成3000余畝的綠植栽種工作;加大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推進力度,噸鋼綜合能耗、噸鋼耗新水、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降低;組織開展危廢“零”出廠攻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鞍鋼集團連續兩個任期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節能減排優秀企業”和“節能減排突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
傳承長子鞍鋼紅色基因——黨旗高高飄揚 指方向聚力量促發展
“這一年,恰逢建黨百年,鞍鋼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傳承長子鞍鋼紅色基因,黨建工作高質量引領,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2020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中首次進入‘A’級行列……”
在講述鞍鋼本鋼重組成效、分享經營指標創歷史的喜悅后,譚成旭又向《中國冶金報》記者講述了“第三個歷史性突破”——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2020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中首次進入“A”級行列。在他看來,這是實現前兩個歷史性突破的最重要最堅強的保障力量。
譚成旭簡要回顧了2021年鞍鋼集團黨委在加強黨建工作方面取得的出色成績。他表示,鞍鋼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重要論述、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七一”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改革發展始終。
譚成旭向《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鞍鋼集團黨委建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機構、工作機構等;開展“黨旗引領紅色鞍鋼”等系列活動,向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在中央電視臺講述新中國第一根重軌等“百年信物”故事,鞍鋼博物館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鞍鋼紅色資源利用保護體系已經形成;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集團領導班子帶頭推進10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推動基層黨委實施辦實事項目2622項。他欣慰地表示:“鞍鋼職工都說,2021年的好事喜事格外多。”鞍鋼本鋼重組順利完成,成為鞍鋼和遼寧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大成果,得到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二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譚成旭表示,鞍鋼集團黨委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共確定學習宣傳貫徹措施40項,完成基層宣講1671次、覆蓋43516人;圍繞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開展貫徹落實“回頭看”;制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修訂黨委工作規則、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制訂黨委常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領導作用;推進黨支部“三大工程”建設,37個優秀個人和基層黨組織受到上級黨組織表彰,鞍鋼股份煉鋼總廠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踔厲奮發 以優異成績迎接二十大
“步入2022年,鞍鋼將在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再接再厲,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譚成旭談及2022年的發展時說,“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接著,他向《中國冶金報》記者描繪了新鞍鋼的發展新思路。
——鞍鋼將步履堅定地邁向“7531”奮斗目標。
實踐證明,推進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這條路我們走對了,并且還要堅定不移走下去。未來,我們將按照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結合鞍鋼集團發展戰略規劃,繼續推進區域內兼并重組,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提升行業地位和競爭力。
大力推進“雙核”戰略,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遼寧和四川地區的鐵礦資源進行系統規劃,以遼寧、四川地區鐵礦資源富集區為依托,通過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建設鐵礦大基地,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國內鐵礦資源保障能力,有效應對我國鐵礦石高度依賴進口的挑戰,打通國內大循環堵點,保障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自主、可控,切實發揮國內鐵礦資源的基礎性、關鍵性、“壓艙石”作用。
——讓智能制造成為新鞍鋼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十四五”數字鞍鋼建設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鞍鋼兩化深度融合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得到深入應用,企業網絡、平臺、應用、模式、生態實現升級,智慧制造取得成效,數字產業創新突破,數字鞍鋼初步建成。
為實現這一目標,鞍鋼將在4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聚焦智慧管理、智慧運營、智能制造,推進產業數字化建設;二是提升軟件平臺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三是加強數據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數字資產化;四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務水平,保障數字鞍鋼建設穩步推進。
——用“綠色生態”描繪好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鞍鋼集團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鞍鋼集團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工作內容,扛起率先達峰的央企責任,創造零碳鋼鐵的鞍鋼模式,為呵護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共享綠色地球貢獻智慧和力量。“十四五”期間,鞍鋼集團將以“格局流程再造”為主,實現碳達峰;2026年~2035年,通過“資源消耗減量、能源結構優化”,持續降碳;2035年之后,在前期技術研發、試驗成功的基礎上,規模化應用低碳工藝技術,深度降碳,最終實現碳中和。
逐夢新征程,建設新鞍鋼。開局之年,鞍鋼集團必將實現新發展、新跨越,在“十四五”征程上必將有新作為、大作為,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光榮夢想,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鞍鋼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