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趨勢是,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正在交換跑道。以16座萬億級GDP城市為例,增速“墊底”的三座城市分別為天津、上海、蘇州,其中蘇州被認為是繼天津、重慶之后,又一回到增速平穩區間的制造業大市;與此相對的是,不僅成都以8.2%的增速登頂,且增速超過8%的城市中,僅南京位于沿海省份,其余無一不落子內陸。
內外局勢加速了這一趨勢。有分析指出,全球貿易環境改變讓高度依賴進出口的地區遭到不小沖擊;而由于汽車、手機等產業先后面臨增速下滑,傳統工業大省需要面對尋求經濟新增長點的考驗。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頭部”地區如何保持增長定力,“落后者”又該怎么撥云見日?回答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在半年報中尋找答案——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萬億級城市正在展現出經濟發展的哪些新動向?
消費成經濟發展第一動力
一般而言,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能夠大體刻畫出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增長趨勢。而根據萬億級城市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消費已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盡管不少城市增速仍不及去年,但消費回暖的趨勢十分明顯。比較16座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除天津外,大部分城市實現了該指標的大幅增長,不僅增速總體優于第一季度,且高于GDP增速,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愈加突出。
一個事實是,經濟增速高的城市往往消費表現也比較好:比如,增速超過8%的四座城市中,成都、武漢、長沙在該指標的增速均超過9%。
經濟增長最快的成都,消費表現尤為突出。根據成都市統計局信息,在經歷連續多個月下跌后,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于今年4月重新進入上升區間,且于6月回升至10%以上,回歸萬億級城市首位。與之類似,北京等城市也在今年上半年迎來拐點。
新一輪消費動力從何而來?一方面是源自各個地區促進消費的行動。自去年國家層面出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后,今年上半年,廣東、河南、四川等省份分別出臺細化方案,其中不乏亮點。比如,廣東推出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放寬廣深限牌、不再新增汽車限購,允許珠三角互遷二手車等政策,目的在于提振增長乏力的汽車銷售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成都、杭州、蘇州、鄭州等城市半年報中,均提及汽車銷售回暖。比如,成都提到,“汽車類消費明顯回升,受促消政策和‘國五’清庫的刺激影響,限額以上汽車類零售額增長5.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9.0個百分點”。與此類似,蘇州、杭州等也實現了汽車銷售增長由負轉正的跨越。
除加大對傳統零售品類的關注外,各地也拿出了具體舉措,尋找消費新增長點。“夜間經濟”“首店經濟”先后成為城市爭奪的目標,并已為不少城市貢獻大量消費增長。比如,在成都消費增長中,很重要的一項就來自“首店經濟”,不僅舉辦了成都首店經濟發展交流大會,同時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落戶237家首店,數量超過2018年全年。
外貿中心進一步向內陸轉移
與消費總體上升不同,在外貿進出口上,萬億級城市表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受全球貿易形勢影響,傳統沿海外向型城市遭遇凈出口增速“滑鐵盧”。其中,蘇州、深圳二市,在該指標上均呈現出負增長。而在GDP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個城市(天津、上海、蘇州、重慶)中,蘇州與上海兩市亦受到進出口下滑的拖累。
而與此相反的是,在GDP增長較快的城市中,長沙、成都兩市均實現進出口超高速增長,長沙甚至實現了超過50%的增速。而在進出口總額為2000億元級別的城市中,重慶、成都和青島的增速則在20%左右。
內陸城市的進出口能力正在加速向沿海城市靠攏。根據商務部貿易司公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全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9%。其中,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長13.4%,占比提高1.1個百分點至17.5%;而東部地區出口增長4.7%,占比82.5%。內陸城市在穩定全國外貿增長上的作用愈加突出。
外貿結構的變化,背后是全國產業結構的變化。自2016年起,長沙外貿進出口增速步入兩位數,并不斷上升,去年增速達到40%,今年上半年再創新高。此前,《湖南日報》分析稱,正是從2016年開始,湖南提出制造強省戰略,同時承接產業轉移大潮。
而縱觀內陸城市半年報,兩個因素推動了進出口增長:一方面是優化進出口結構,提升進出口產品附加值;而在“一帶一路”等利好下,面向歐洲、東南亞的地理位置使其在進出口上獲得優勢地位。比如,今年上半年,長沙對歐盟、東盟兩地區出口增速分別達57.2%、85.2%,成為長沙進出口增長的重要助力。
多城發力基礎設施補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深圳、蘇州等傳統經濟大市,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一項指標上表現十分亮眼,也印證了業內對今年“基建大年”的討論。特別是剛迎來大灣區建設利好的廣州、深圳兩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撐起了其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
對于先后獲得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大灣區中心城市定位的廣州和深圳,基礎設施建設是需要發力的重點內容。有分析指出,要比肩世界級灣區,首要工作就是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據測算,其中包含的基建投資金額可達萬億級。
去年,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已拉開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序幕,而今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特別對“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給出了細致安排。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文曾透露,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和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正在抓緊編制當中。由此可見,包括廣深在內的大灣區城市還將迎來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潮。
與此類似,蘇州搭上了長三角一體化“快車”。在今年的蘇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目的在于“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努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其中,多條城際與城市內部交通線路的打造就包含在內。
有人指出,蘇州已經從“運河時代”“太湖時代”全面融入到“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江大海”時代,因此,提升城市能級是蘇州目前的“必選項”。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城市格局變化,城市群愈加成為趨勢,相關基礎建設也將跟進。而在如何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上,城市也有了新的探索。比如,去年底,深圳設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該基金首期整體規模1000億元,計劃遠期整體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