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西省發改委官網12月7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京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會議圍繞“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情況和“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起草等內容進行了研討。地方發改委規劃系統官員參會。
公開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還在近期啟動了“十四五”規劃的編制的前期調研,涉及交通、社會民生等方面。
“十四五”規劃研究啟動比較緊迫。還有兩年時間“十三五”將結束,從目前的情況看,“十三五”大部分指標完成難度不大,但是也有一些指標有壓力,比如科技指標,另外完成“十三五”年均6.5%左右的經濟增速指標,也不能放松。
對于“十四五”經濟目標的制定,12月10日,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陳樂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經濟放慢不要緊,關鍵是發展質量,略低于6%也可以接受。”
“十四五”規劃研究啟動
按照“十三五”規劃制定和實施的程序,“十四五”規劃需要先做好前期研究,然后中央制定規劃建議,再據此制定規劃綱要,最后經全國人大通過后實施。
從已披露的消息來看,“十四五”規劃已啟動前期研究階段。
根據陜西省發改委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召開的“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主要圍繞“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情況、“十四五”戰略機遇期內涵與特征、“十四五”發展主題主線,以及“十四五”發展中需突出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了交流。
山西省發改委官網在11月30日也發布了這個會議的消息。消息顯示,這個會議研討了“十四五”時期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起草、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一些司局就民生事務、交通等領域的調研也在展開。
據江西萍鄉發改委官網,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宏觀院體改所所長銀溫泉一行,赴萍鄉開展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前期實地調研工作。
據當地媒體報道,調研組前往湘東、安源等地,調研了地方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情況、群眾需要和訴求、存在的問題、體制機制障礙及發展趨勢。目的在于在此基礎上提出“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創新的目標、核心指標體系和推動關鍵性社會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建議。
另據漢中發改委11月30日消息,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所長劉強一行前往當地,重點就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工作開展“十四五”規劃前期調研。
調研組與當地發改委、衛計局、教育局、民政局等9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匯報,并就“十四五”期間的訴求和政策建議,同與會部門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時,“十四五”規劃前期課題研究也在推進中。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會官網10月11日發布的消息,國家發改委規劃司明曉東副司長近期主持召開了“十四五”規劃前期課題研究座談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在會上介紹了《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研究》課題研究計劃和主要思路。
“十四五”增速或放慢
多位接受采訪的專家認為,“十四五”規劃研究,需要與“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聯系在一起,同時考慮目前的經濟形勢的新變化,進而調整相應的指標。
12月10日,中國社科院數量所研究員沈利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6%左右,預計“十三五”實現年均經濟增6.5%的目標問題不大,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大,“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速放慢,指標也要進行調整。
陳樂一認為,“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速目標以6%為合適,但是要完成這個6%目標也需要努力。
“十四五時期要追求高質量增長,經濟在某一段時間可能低于6%也是可能的,這屬于正常的情況。沒有必要追求高速度。”他說。
數據顯示,2018年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為6.7%,其中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為6.5%。很多機構認為,今年全年經濟增速實現6.6%問題不大。
不過,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比如目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和投資增速,都已經低于6%,經濟亮點是服務業仍快速增長。
“目前關鍵的問題是,居民收入增速在放慢,這對居民消費有影響,進而對經濟增長有影響。”沈利生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與經濟增速6.7%接近。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按此看,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與實際經濟增速要低。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會副主任尹中卿在12月8日至9日召開的“2018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指出,目前經濟是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是經濟也有難度, 制造業、民營企業、中小微型企業經營困難較多,經濟增長高開低走,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實體經濟與金融失衡、制造業與房地產業失衡尚未根本扭轉,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效果還有待顯現,新舊動能正在轉換之中。
加強研發投入
除了經濟目標,科技指標是備受關注的另一個問題。
尹中卿上述論壇上也強調了這一指標。他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們唯一沒有完成的指標是研發經費投入(R&D經費)強度,預期為2.2%,實際上2015年不到2.1%。“十三五”前兩年僅提升0.07個百分點,到2020年肯定達不到2.5%的預期目標。
據悉,2017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2%。
尹中卿建議,要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制約我國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梳理和調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安排,穩定增加研發經費投入,優化投入結構,大幅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占比。
同時,形成系統布局,壓實責任,集中精銳力量實施核心技術產品“攻尖”工程和自主創新產品“迭代”應用計劃,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著力實現核心技術的全面突破。
科技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在12月10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十四五”時期需要強化科技指標。“十三五”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目標2.5%,從目前情況看,完成難度也不小。
趙剛認為,現在關鍵是要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促進科技研發快速增長,特別是很多科技產品要盡快產業化。
“規劃并不一定能促進科技創新,因為很多科技如何突破,往往出人意料,所以每隔幾年做一個科技的規劃仍時間太長,因為技術突破可能很快,所以要注意進行一些調整。”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