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米颯 報道
ESG,即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公眾及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企業ESG績效,評估其在促進經濟、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近年來,由ESG理念帶來的企業社會角色的重新定位與價值重塑不僅推動著企業乃至產業的轉型升級,而且深刻影響著國家經濟結構。那么,ESG時代,中國鋼鐵能否迎來重新定義自身價值的新機遇?“雙碳”目標下,插上ESG“翅膀”,中國鋼企如何在承擔社會責任和日益迫切的發展需要間取得平衡、實現雙贏?5月13日,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運行中心副總經理兼碳中和辦公室副主任劉仕君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談道,交上一份優異的ESG答卷,不僅對鋼鐵企業重要,對行業同樣重要。如果能抓住機會,鋼鐵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社會價值都將得到重新定義。
ESG,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
價值重塑應由企業主導
隨著企業在環境、社會責任方面的作為越來越受到外界的關注,ESG也被認為將重塑企業價值。劉仕君表示,雖然ESG是一個新的理念體系,但它包含的內容,即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而言并不陌生,只是以往散見于對外披露的各種信息中,而現在被整合在一起明確提出。比如,寶鋼股份2003年起就主動發布環境經營報告,后來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年以來,寶鋼股份結合市場及自身發展趨勢,又將其改版為基于ESG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談及這種改變,劉仕君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ESG這種非財務績效評價實際上是對財務績效評價的一種補充,它的提出是基于公眾及投資者對判斷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需要。”他進一步解釋道,一方面,人們發現僅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不足以判斷這家公司的投資價值,尤其是長期的投資價值;另一方面,一些潛在風險在財務報表上很難體現出來,如“黑天鵝”事件、企業內部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等,通過揭示企業的非財務信息風險,能夠幫助利益相關者更好地規避風險。“ESG理念構成了一種全新的坐標體系,也就是從長期的、不同的維度來衡量公司的價值。”劉仕君表示。
如今,人們對于企業的關注點,已經轉為既要基于股東利益的短期財報好看,又要基于利益相關者對社會發展持續做出貢獻。評價維度的豐富,實際上對企業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對此,劉仕君分享了他對ESG評價下企業價值重塑的理解。
“現在大家對ESG的關注主要體現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 劉仕君表示,ESG對包括鋼鐵企業在內的各行業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種新的約束,比如面對環保壓力,鋼鐵等傳統行業的企業在ESG評價方面是“吃虧”的。“這些年鋼鐵行業積極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減輕自身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承擔社會責任,但是僅僅把一個個污染指標降下來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必須去考慮發展問題。”他說。
他認為,無論什么議題,最終的實施主體都是企業。因此,面對ESG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企業應該積極發揮主體作用,一方面要堅持第一性原理去思考,無論外界對企業價值的評價維度如何變化,企業始終是為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核心是要創造競爭優勢,貢獻社會價值,特別是長期價值;另一方面則是要考慮如何做好成本轉化與價值疏導。在他看來,對于ESG,關鍵是要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一體創造。
“我們做這些事都是付出成本的,而這些成本是要沿著產業鏈傳遞的,我們能不能創造出隨之一起傳遞的價值?這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劉仕君坦言,人們不會因為一家企業或者某個產業對社會的價值越來越低,就降低對它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要求。雖然ESG是非財務性指標,但最終會體現在企業價值上。從根本上說,ESG與企業的商業價值同樣密切相關,并且要求更高、難度更大。要求高在于不僅關注企業財務指標,還關注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難度大在于不僅要做出社會需要的產品,而且還要在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雙鏈”上發揮作用。
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一體創造,企業能否發揮好主導作用是關鍵。劉仕君特別談道:“如果只是一味迎合公眾及投資者,那么企業的價值一定是打折扣的。比如社會責任,公眾更傾向于把社會責任理解為企業在做好事,可對企業而言,僅僅做好事是無法體現企業自身存在的長期價值的。這也偏離了ESG的初衷。因此,這也提醒我們必須從‘做好事’上升到‘做好企業’的層面上來。”
劉仕君指出:“無論是ESG抑或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評價標準體系,對于企業而言,核心議題始終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企業要有能力去把各方的關切轉化為自身的實際價值。”
如何把各方關切轉化為企業的實際價值?他特別提到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一直是寶鋼股份最重要的軟實力之一。2005年,寶鋼董事會成為中央企業中第一家外部董事全部到位且超過半數的董事會。如今,進入ESG時代,寶鋼股份再次走到時代前沿,在2021年、2022年在國資委發布的《中央企業上市公司ESG藍皮書》中分別排名“央企ESG·先鋒50指數”第七、第四,均為鋼鐵行業第一;登上去年8月23日福布斯中國發布“中國ESG 50榜單”,也是唯一一家鋼鐵企業,在ESG實踐中發揮了國家主力軍作用。
在劉仕君看來,相較于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應是企業格外關注的因素。“E和S討論得最多,因為人們更傾向于從中發現機會,但G其實是企業應該著重關注的內容,它也是ESG中唯一一個完全由企業主導的價值績效。”他表示,公司治理體系的完善,可以幫助企業及時將來自企業外部、內部的不同關注點轉化成雙方共同關心的ESG議題,并快速實現落實和閉環管理。據他介紹,寶鋼股份搭建了3級ESG治理機構體系,以董事會作為公司ESG管理的最高機構,每年監督并審議公司ESG相關風險及目標進度;下設戰略、風險及ESG委員會,制訂公司可持續發展及ESG制度、戰略及目標。該委員會又下設ESG工作小組作為主要協調和執行機構,負責識別并監控日常運營過程中的ESG風險、跟蹤ESG表現并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
劉仕君特別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公司治理雖然無法像一些環境指標被量化出來,但是它可以將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甚至是企業價值觀顯化出來。如果沒有良好的企業治理體系,企業的風險便很難把控,會深刻影響企業長久發展,因此建議鋼企開展ESG工作時要不斷提高公司治理能力。
“乘風”ESG,如何發揮其國際傳播效能?
變自說自話為對話是關鍵
企業每年發布的ESG報告是ESG評價的重要載體。今年4月底,寶鋼股份2022年度基于ESG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版跟隨年報一起出爐,這一發布時間比往年提前了2個月。“往年我們會跟著年報發布簡版ESG報告,做出這個改變一方面是財報發布受到資本市場分析師的關注,同步發布完整版ESG報告有助于分析師分析;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便于評級機構及時獲取企業ESG信息。”說起這個小變動,劉仕君直言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傳播效能,“企業發展同樣要關注如何更好地與資本市場‘對話’,最終目的是要讓企業的價值在資本市場也得到體現。”
劉仕君表示,ESG是一種“國際語言”,內容披露方面要做好利益相關者和企業共同關心的重大議題篩選,特別是在回應外界關切的話題之外,應主動披露展現企業潛力的信息,在體現企業責任的同時,積極展現企業基于自身價值的成長性和價值觀所創造的貢獻。同時,考慮到吸引內外資,企業在報告編制方面則要結合國內外不同機構如SASB(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基金會)、明晟、道瓊斯對ESG的關注點進行編制。
他分享了寶鋼股份的“秘訣”——結合自身特點,做出前瞻性的ESG規劃與行動。比如在“雙碳”戰略下,鋼鐵行業作為碳中和轉型行業,應該在綠色低碳產品開發與應用場景拓展上下功夫。
翻閱寶鋼股份2022年度基于ESG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寶鋼股份一是回應了社會關心的環境問題——講述了通過自身低碳轉型發展,如研發低碳冶金技術、降低自身生產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等。二是著重描述了企業在創造價值方面做出的努力——研發低碳產品引領市場需求和通過鄉村振興挖掘“生態經濟”,助力產業發展。例如,在提高產品價值方面,報告提到,寶鋼自主研發了新一代汽車高強鋼、取向硅鋼、高等級家電用鋼、能源海工用鋼、橋梁用鋼等高端產品,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于2022年正式推出BeyondECOTM綠色低碳產品品牌,包含低碳鋼、零碳鋼產品。在延伸價值鏈方面,寶鋼股份持續推進與國內外多個領先企業達成低碳戰略合作,合作范疇從減碳技術與工程開發到綠色供應鏈,涵蓋多個方面,不斷拓寬低碳戰略的深度與廣度。在產業振興方面,寶鋼股份向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云南省普洱市捐資助力,實施“‘雙碳’振興”碳匯開發及碳普惠市場建設項目,參與咖啡產業振興行動、幫助引進上海睿遠公益基金公司對當地生態茶園項目進行資助,挖掘當地生態價值的模式等。
此外,針對應對氣候長期挑戰這一重要議題,去年6月21日,寶鋼股份還發布了中國鋼企首份氣候行動報告——《2021年氣候行動報告》。說起這份報告,劉仕君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實現“雙碳”目標愿景,關鍵是要從認知共識向行動常識演變。而跨越從認知到行動的鴻溝,正是這份報告的重點著墨處——寶鋼股份“雙碳”工作的核心追求——體現社會責任的凈零碳排放和承載企業價值的綠色低碳產品。“綠色低碳轉型是對傳統鋼鐵價值鏈的顛覆性革命,帶來的最急迫思考就是我們能為社會做些什么貢獻。實現這兩個核心追求則依賴于工藝和產品的重大突破。一方面是創新變革,推動碳基能源資源與原輔料減量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綠色產品設計與應用場景拓展。”劉仕君表示,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是“雙碳”兩大底線,ESG平衡經濟與環境的理念與“雙碳”戰略一脈相承,寶鋼股份無論是基于ESG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還是氣候行動報告的發布,核心都是體現對社會的貢獻,挖掘并凸顯新時代的鋼企價值。
不過,劉仕君也表示,企業的ESG工作絕不等同于發布的ESG報告。“ESG報告主要是為了披露信息,也是企業的公開承諾。而ESG工作與是否披露信息沒有關系,它是基于企業的實際來制訂和開展的,往往與企業發展戰略有著密切聯系。”對于企業ESG表現是否可以采取財報指標量化的方式體現,劉仕君則認為,ESG報告是非財務性指標,關注的是長期的趨勢,而過度量化的指標往往容易將各方注意力聚焦于短期行動上。兩者之間不一定是同向關系,趨勢之中會有波動,同時這也違背了報告本身的核心要義,無法準確表達和展現企業的意圖。“實際上,在報告中一味追求‘點狀’的指標式量化,而忽視‘線性’的趨勢性顯化,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利益相關者,都存在著不能被及時感知的風險。”他表示,企業在具體落實一些議題時,不僅會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如議題的輕重緩急、成本問題等,而且會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如去年的限電措施等,在這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從趨勢入手觀察和評價企業更為客觀和準確。
盡管看似“不可控”,但劉仕君還是透露了一個編制ESG報告的“小技巧”——在報告編制過程中,企業除了要在字里行間呈現貢獻外,還要注意表述方式,特別是在受眾方關心關注的問題上,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讓其快速清楚地知曉企業的做法和計劃、意圖,提高受眾的認可度。“企業可能自認為有價值,但是各利益相關方是不是也認同你的價值?”在劉仕君看來,在反映企業長期價值的趨勢方面,如果企業僅僅是自話自說而沒有與利益相關者形成“對話”,那么企業的價值很可能就沒有得到應得的認同。在這方面,寶鋼股份建立了與利益相關者的常態化溝通機制,通過問卷調研及深度訪談的形式,充分了解各議題對寶鋼股份的重要程度及各利益相關方對于寶鋼股份ESG表現的評價等。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國際上,ESG理念發展較為成熟,但在我國仍是剛剛起步,對開展國際貿易的鋼企,特別是有意吸引外資的鋼企而言,ESG報告的發布將對企業產生重要影響。劉仕君表示,中國鋼企在ESG報告的編制中,應本著“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貢獻不同的價值”的原則,一方面按照國際相關機構提出的ESG報告發布標準進行編制和發布,另一方面也要加緊中國標準的研制,為ESG標準國際化互補互認貢獻新的視角。劉仕君介紹,近些年在這方面中國寶武及寶鋼股份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在沙特阿拉伯建設全球首家綠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廠等。同時,他認為,未來,中國式現代化、國際新興市場建設等都將為中國鋼企向世界貢獻新的ESG價值視角提供更多機會,“中國鋼企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向世界傳遞我們的ESG價值視角和聲音,提供ESG中國范本,為價值的多元化創造做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