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暢談2021年市場熱點問題時表示,我國有億戶市場主體,“十三五”時期,我國營商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僅企業平均開辦時間一項,就從平均30多天壓縮到4天以內。“十四五”時期,商事制度改革將從解決市場主體“準入難”進入解決“準營難”的攻關期。
從縱向來看,我國營商環境確實得到了極大改善,特別是商事制度改革,可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橫向比較,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前道與后道之間、招商與服務之間,都還有一定差距,以至于市場主體的活力尚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因為競爭環境不佳出現的市場主體“非正常性死亡”現象還比較嚴重。
這也意味著,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將市場主體的活力充分激發出來,重點已經不在如何放開前期審批和鼓勵創業層面,而在市場主體設立后的生存與發展層面,亦即張工局長所說的“準營難”問題。因為,只有讓市場主體能夠“活下去”,并活出滋味來,才能真正激發廣大居民的創業熱情,才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創業的行列中來。否則,創業者的熱情和動力會被市場生存壓力過大而慢慢消解。
就這些年來、特別是近年來企業生存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影響企業“壽命”的原因,已經由過去主要依附于市場逐步轉向市場和環境兩個方面。因為,資源、環境、勞動力、監管、質量等,都讓市場主體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適應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強。其中,在資源配置、環境營造、市場監管等方面,重大輕小、從大欺小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市場缺乏公平公正競爭環境,表現得尤為突出。如大企業可以獲得充分的資源配置、資金支持、政策扶持,中小企業沒有,大企業可以隨意并購中小企業并將中小企業滅殺,平臺企業與實體企業在稅收、租金政策上完全不一樣,等等。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才是激發市場主體最為重要的方面。
首先,必須建立平等公正的法律制度環境。市場主體一律平等,這是市場公平最基本的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實際上,從地方和行業制定的政策、規章來看,卻明顯存在著不公平、不公正、不平等、不規范現象。譬如對企業如何扶持、如何支持,不是看質量,而是看規模,這樣的制度設計,顯然是不公平的,必須糾正與規范。
其二,必須建立統一的市場競爭體系。為什么實體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除了市場需求發生了一定變化之外,與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網絡企業過度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因為,與線下的實體企業相比,線上的網絡企業在稅收、房屋租金等方面都有著極大優勢,線下企業根本沒有競爭力。因此,從公平競爭環境的角度出發,應當對線上企業也征稅。否則,對線下企業很不公平。
第三,必須把反壟斷放在突出位置。這些年來,有多少中小企業死在壟斷之手。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如果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動輒被互聯網巨頭和資本等滅殺,對企業和居民創業創新是會帶來極大傷害的。必須把反壟斷放到突出位置,對不規范的并購、收購等行為予以規范。
第四,要把握好監管尺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關鍵,也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關鍵。但是,在事中事后監管中,也要避免對大企業監管松、對中小企業監管嚴的現象,應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平公正對待大中小企業的要求實施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