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楊悅 報道
記者 朱亞明 攝影
圖為埃德溫·巴松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
“中國鋼鐵正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領導作用。中國始終遵循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堅持全球范圍內的公平競合。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經驗對于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是值得學習的典范。”9月1日,世界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巴松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如是稱贊了近年來中國鋼鐵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他認為,在未來20年里,中國鋼鐵將以引領者的身份確保全球鋼鐵行業實現穩健高質量的轉型發展。
再敘——中國已在高爐流程碳減排方面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將看到鋼鐵產量和需求量更趨于平穩甚至下降,這是自然發展規律。當然,鋼鐵產業并非夕陽產業,未來20年內全球鋼鐵需求還將繼續增長,只是增長的動力源會轉移。相關數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年度鋼鐵需求量預計會增加2億噸~3億噸。對我們而言,重要的是確保這些地區鋼鐵需求的增長與新產能的增長保持平衡。與此同時,要實現碳減排。”巴松表示。
減少鋼鐵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鋼鐵業近年來持續面對、不斷加強研究的共同話題。那么,現階段全球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成績如何?老調重彈又能否常“彈”常“新”?
“過去幾年間,我們在全球不同地方看到了新技術的實施和新投資的推進。我個人非常樂觀地認為,很快國際社會將看到世界各地鋼鐵行業所做降碳工作帶來的益處。”巴松表示,世界鋼協預測數據顯示,2030年—2040年,在產量與需求量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全球鋼鐵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趨于穩定,甚至可能出現下降趨勢。中國鋼鐵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實際上,中國已經在減少高爐流程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部分國家和地區認為,我們只需采用電爐煉鋼就能徹底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這種觀點是錯的。我們還必須為高爐生產路線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中國等圍繞這一方面開展了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印度也在嘗試實踐新的想法。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看到可以減少高爐流程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方法涌現并取得積極進展。”他說。
“中國的鋼鐵產量和需求量都接近全球總量的一半。因此,中國將為全球鋼鐵行業提供近半數的有效解決方案,甚至可能更多。此外,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擁有更新、更強大的技術儲備。與此同時,中國擅長采用不同的方式研發新技術并尋找新解決方案。除中國外,我們在韓國和日本等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發展現象。我認為,從技術研發的角度來看,這個地區將在如何以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產鋼鐵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巴松表示。
直面——搭建更具韌性的全球產業價值鏈挑戰與機遇同在
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鋼鐵行業作為全球性產業,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體系至關重要。巴松認為,就目前而言,建立一個更具韌性的全球產業價值鏈面臨兩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不斷變化的外在環境。巴松表示,當鋼鐵材料在全球流通時,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勞動力供應等因素影響。地緣政治陰霾下,“地球村”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日趨分散與獨立,致使價值鏈碎片化,讓鋼鐵材料全球流通變得困難。全球鋼鐵行業要發展就要盡可能保持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在過去幾十年里,鋼鐵行業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但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導致了價值鏈的碎片化,致使圍繞鋼鐵產品的國際貿易紛爭接二連三。進行有效的國際談判與磋商是應對這一挑戰的方案之一。
二是深度降碳。巴松表示,碳減排對全球鋼鐵產業價值鏈影響深遠。不同國家和地區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取決于當地的原材料使用及能源供應情況,因此其必須因地制宜地降碳。挑戰與機遇同在。世界各地陸續開展的低碳轉型項目將催生大量投資需求,進而吸引大量資金涌入該鏈條中。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鋼鐵行業到2050年實現降碳目標可能需要3萬億美元的投資。
“鋼鐵行業未來將經歷一段非常有意義和復雜的時期。我們必須支持世貿組織持續發揮‘全球自由貿易警察’的作用,確保鋼鐵材料可以在一個基于規則的、相對公平的環境中流通。此外,推動形成統一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與標準,有助于塑造更加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不會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不同核算標準致使某一方處于不利地位。世界鋼協目前正在與世貿組織及世界各地的鋼鐵生產商合作,推動形成統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核算標準,幫助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材料盡可能簡便、快捷流通。”他說。
探討——低碳排放鋼材的背后是低碳排放能源問題
“目前,可以生產低碳排放鋼材的相關氫氣還原工藝已經通過實驗室環境測試。然而,該類工藝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前提是穩定安全的供應與運輸、存儲。在此基礎上,還有一個與之相伴的問題,即生產氫氣所需的大量能源是否清潔。如果使用化石能源生產氫氣就會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進而很難將氫氣作為綠色還原劑應用于鋼鐵生產流程。”巴松表示,因此,不僅是鋼鐵行業,其他使用氫氣代替化石能源的行業,都需要在全球范圍內足夠迅速地升級清潔電力能源供應系統,這是行業目前最需要關注并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在這一方面也已發揮了強有力的領導作用。”他介紹,國際能源署曾在《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中指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近10年來,中國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0%以上。
“對于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很難做到既有充沛的太陽能又有豐富的風能,同時季節問題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我們仍需努力尋找合適的替代品。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國家對核能產生了興趣。然而,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對核能相關的解決方案持質疑和反對態度。他們的質疑點在于——如果開發核能,如何控制其只用于相關能源替代解決方案,而不是用于新型武器制造等。國際間圍繞這一點還在討論,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巴松介紹,值得一提的是,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能夠取代老化的化石燃料發電廠,滿足更廣泛、靈活的發電需求,目前相關研究正在推進,可能在10年內實現商業規模應用。“我認為,這將在鋼鐵行業尋求化石能源替代方案方面發揮作用。”他說。
“清潔電力能源供應問題受到了不同行業的廣泛關注。鋼鐵行業需要確保及時了解所有這些行業中發生的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支持新能源的出現。一旦我們擁有了這些能源,我們就可以更加穩定地使用氫氣作為還原劑實現低碳生產。”他最后表示,“我個人認為,任何鋼鐵生產商都要首先確保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優勢。確保可持續的清潔能源供應、掌握新型能源利用方式等都有利于其維持競爭優勢。此外,鋼鐵行業涉及的能源轉型可能將建立新的國際價值關系,這取決于特定國家和地區的能源基礎狀況,這最終也將影響各國鋼鐵行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