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特約通訊員 藍義高 攝影
上半年,西南建筑鋼材均價3849元/噸,較2023年均價低56元/噸;鋼材利潤明顯收縮,部分企業出現虧損。在四川冶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冶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東看來,當前,行業嚴重“內卷”導致企業虧損,最有效、最直接的應對之策是進行有效的產量調控,推動短流程煉鋼的發展。
“如果粗鋼限產政策制定得更加科學精準,并能夠如期落地,就可以騰出大量廢鋼支持全廢鋼電爐企業生產,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盈利率、降低碳排放,還有望實現到2025年底電爐鋼產量占比15%的目標。”7月30日,周志東在鋼協六屆七次常務理事會議期間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從綠色低碳角度,按照“有保有壓”的粗鋼產量調控原則,應當大力支持短流程煉鋼工藝發展,尤其全廢鋼電爐每噸粗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0.3噸左右。同時,美國鋼鐵公司上半年通過減產保持了相對穩健的盈利能力,他以此為例表示:“這是減產高爐業務、保電爐開工率(達88%),從而實現盈利的一次成功實踐。”
圖為周志東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
“廢鋼價格協調機制”成盈利法寶
上半年,面對鋼材市場供給強于需求的現狀,冶控集團按照鋼協“三定三不要”經營原則,主動限產、內部挖潛、提質增效:實現鋼材產量402萬噸,同比下降約6%;鋼材含稅均價為3850元/噸,降幅約2.3%;繳納稅收13.5億元,實現利潤9000萬元。
“上半年對任何鋼企都是艱難的考驗,能夠實現盈利得益于冶控集團的一些特殊舉措與優勢。”周志東表示。
從下游看,鋼材需求相對旺盛。四川山地多,整體用鋼量大,且以高強抗震建筑鋼材為主。據統計,四川地區鋼材需求總計約4000萬噸,產能僅3200萬噸,因此,須凈輸入鋼材800萬噸左右,鋼材需求相對旺盛。近來,四川省再次公布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進一步推動“鋼需”增長。
從上游看,廢鋼等原料采購價格相對穩定。“今年初以來,我們分區域、分領域先后召開廢鋼定價機制協同會議3次、鋼材市場協同會議8次,為穩定廢鋼資源供應和鋼材市場價格穩定提供保障,也保證了盈利空間。”周志東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冶控集團擁有1149萬噸電爐鋼產能,占四川省電爐鋼產能的80%,所采購廢鋼量占據全省廢鋼采購總量的85%,因而在西南市場具有廢鋼定價權,定價機制還可能影響整個西部乃至全國。
“為敏銳洞察市場變化,確保原料端價格穩定,冶控集團今年制訂了‘螺廢差’指數,確保螺紋鋼與廢鋼的價差在1200元/噸以上。”周志東表示,這一指數通過期現聯動,為四川、云南、重慶三地的9家短流程企業提供了更加公平合理的采購依據。
為確保效益,冶控集團還堅持以效定產、避峰生產,通過縮短生產時間或直接采取停檢修等措施,降低區域供應量,緩解供需失衡。
“今年初以來,四川省內鋼鐵企業已達成多輪減產協議。以冶控集團為例,上半年,我們電爐企業每天僅生產13~18個小時。進入夏季用電高峰后(7月1日—8月15日),我們生產時間更是縮短到每天11個小時。”周志東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冶控集團還通過加強能耗等各項生產指標對標,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電爐鋼產量占比不增反降的四點原因
今年5月份,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力爭提升至15%”。但自2021年后,我國電爐鋼發展似乎遭遇瓶頸,占比不增反降,2023年降至9.7%。這一占比與28.2%的全球平均電爐鋼產量占比差距較大,美國、印度等國的占比更是達到69.0%、54.2%。
對此,周志東分析了幾點原因。
其一,受我國發展階段所限。長流程逐步轉向短流程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也符合當前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但需要循序漸進。
其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當前,我國廢鋼的供應量尚不能支持電爐鋼廠大量應用廢鋼,“反向開票”政策的實施將推動廢鋼鐵行業的規范經營和健康發展。“希望稅務部門抓緊出臺‘反向開票’的具體細則,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周志東建議,比如可以把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從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其三,當前發展短流程鋼難言優勢。一是,在廢鋼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下,當前70%廢鋼資源進入長流程,加之廢鋼進口量較低,導致短流程企業廢鋼資源供應不足、價格較高。二是,“綠鋼”產品在市場價格上沒有相應的體現。“要對‘綠鋼’產品明確定義,到底噸鋼含碳量多少算‘綠鋼’,還要對‘綠鋼’產品有合理的定價機制。”周志東舉例道,如美國將短流程鋼視為“綠鋼”,市場價格較長流程鋼高出100美元/噸左右,而我國沒有相應的價格機制,難以形成示范效應。
其四,受“電爐鋼工藝限制鋼材品類”的固化思維影響。當前,業內仍普遍認為,轉爐生產品種鋼的能力強于電爐,但周志東認為這種觀點帶有偏見。“其實電爐企業通過加強對入爐廢鋼的分類管理和合理的配料,如加大自產廢鋼和搭配直接還原鐵等措施,可以解決所謂的雜質問題。現在很多軍工用鋼、航空航天用高溫合金等高質量特鋼都是電爐生產的。”周志東強調。
根據鋼協調研數據,優特鋼產品占我國電爐鋼產品的25%左右。冶控集團產品中,優特鋼占比20%,周志東表示,未來這一占比還將大力提升。
建議合規全廢鋼電爐企業不限產
《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鼓勵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今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中再次提出,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在符合節能降碳、環保、產業等政策條件下,加快推動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
周志東認為,應當在政策的指引下,“一加一減”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的發展。
一方面,在支持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上要“加”。
近年來,國家支持電爐鋼發展的政策不斷,如江西、四川、河南、廣西等地將短流程煉鋼不再納入“兩高”項目;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明確,電弧爐短流程煉鋼等被列入西部地區新增鼓勵類產業等。“各地均在積極探索實施短流程煉鋼與長流程煉鋼差異化管理,但在落地層面仍需有力舉措。”周志東表示。
在他看來,今年初以來,有兩項政策對于破除廢鋼、電力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因素大有裨益,政策紅利亟待釋放。一是“兩新”政策出臺,汽車、機械、家電等產業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將帶來廢鋼資源的增量,保障電爐鋼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料供給。二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全國電力統一大市場”,將有效滿足全國各地用鋼需求,優化電力成本、增強市場靈活性、強化綠色電力消納,有助于解決電爐鋼發展面臨的“工業電價高”等問題。
另一方面,在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產上要“減”。
“推動長流程減產,一方面要有區別地精準制定控產政策,另一方面要在碳配額分配等政策制定時有所考量。”周志東強調。
《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基于效益、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的鋼鐵產量調控政策。基于此,周志東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限產政策時,應充分考慮不同煉鋼工藝、裝備水平、市場需求、經濟效益等實際,避免“一刀切”簡單攤派。“一是合規全廢鋼電爐企業可自行組織生產;二是達到超低排放A級的企業可自行組織生產;三是減少進口鐵礦石數量,從源頭上控制產量,提高產量調控的作用和效果。”周志東補充道,也可借鑒國際上通過資本介入開展兼并重組的方式,化解過剩產能。
針對鋼鐵行業即將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趨勢,周志東認為,在核定鋼鐵企業碳配額時要更加精準。“碳配額要有意識地向全廢鋼電爐短流程企業傾斜,這樣才契合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短流程煉鋼的產業政策。同時,國家出臺鋼鐵行業的碳交易平臺和碳稅征收辦法,可探討與歐美碳稅征收標準接軌。”他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