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新質生產力一定是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先進生產力。”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首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民革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指出。
傳統的生產力理論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適配性。在趙民革看來,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須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力的投入產出比。
“作為傳統工業企業代表,鋼鐵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應當聚焦3件事:一是技術創新,二是綠色低碳,三是數字化轉型。”趙民革表示,“新質生產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正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打造比較競爭優勢的一大利器。”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邏輯:
“一引領兩融合” 推動技術創新成為第一競爭力
當被問及“哪項技術最能代表首鋼的新質生產力”,趙民革不假思索地舉例道,是首鋼的“蟬翼鋼”和新一代鋅鋁鎂鍍層產品。
“蟬翼鋼”是首鋼鍍錫板極薄規格產品系列的一個統稱,特點是“薄如蟬翼、光似鏡面、堅硬如鐵、柔韌如松”,因此開發過程中對鋼質純凈度、力學性能、厚度精度、板形和表面質量要求極高,厚度從0.11毫米降到了0.07毫米,產品應用于5G基站設備、新能源汽車電池中樞平衡器等高端電子產品。新一代高耐蝕鋅鋁鎂鍍層外板產品,則將汽車零件沖壓生產效率提高15%以上;相比于普通鍍鋅產品,其耐蝕能力提升3倍~5倍,大幅延長了汽車的使用壽命。
這其中,折射出首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邏輯。“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趙民革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首鋼已經明確提出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第一競爭力,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深度融合,概括起來就是“一引領兩融合”。
“一引領兩融合”就是首鋼落實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首鋼將通過不斷深化“一引領兩融合”,緊抓國家穩增長帶來的政策機遇,以高質量發展的眼光看待市場需求,“問”在市場、“落”在現場,在行業競爭中定義高端領先產品、在需求側增長中定義特色產品、以產業鏈頭部企業的滿意度定義服務能力,用高質量供給破解需求側變化難題。
以當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驅動電機作為關鍵的核心部件,其效率的快速提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為此,首鋼“量身定制”材料開發方向,通過自主創新建成全球首套高端電工鋼用六機架連軋機組,突破了許多難點堵點,最終開發出了兼顧低鐵損和高強度的電工鋼產品,使得電機損耗更低、尺寸更小、效率更高,使用這種電工鋼的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可降碳2.45噸,相當于134棵樹每年的吸碳量。這是首鋼用高質量供給破解需求側變化難題的一個典型案例。
趙民革認為,從目前看,鋼鐵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面臨的難點,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研發投入強度仍偏低;與國際先進鋼鐵企業比,原始創新能力亟待增強;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上沒有形成協同攻關合力,創新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鋼鐵企業要想走出困境,就要堅持創新驅動,不斷鞏固和提升比較競爭優勢,推動行業實現發展質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韌性、更可持續轉變。”趙民革表示。
“對首鋼而言,新質生產力還意味著綠色生產力。”趙民革介紹道,面對資源環境的約束和國家“雙碳”目標的要求,首鋼堅持把綠色作為企業發展的鮮明底色,從全生命周期視角重視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努力成為全球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科技先鋒。
趙民革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首鋼綠色發展經歷了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減碳3個階段。當前,鋼鐵企業的貨架上有普通產品和低碳產品兩類,無論是靠短流程,還是靠氫基冶煉生產的低碳產品,成本都高于普通產品。
“現階段下游用戶為額外增加成本買單的意愿不強,這是短痛。而未來鋼鐵企業一定是以低碳為主的產品結構,這是長期發展的需要。”趙民革表示,“處理好這個平衡,我們的應對策略是技術投入在前,產業化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逐步釋放,在提供低碳產品的同時保持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繼續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方向:
瞄準國家戰略需求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對鋼鐵行業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意味著另起爐灶,而是在采用‘高技術’方式推進傳統鋼鐵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與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協同推進。”趙民革認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企業轉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當前,鋼鐵行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期,企業經營面臨的壓力和風險依然較大,制約首鋼高質量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實現發展質量向更有效率、更有韌性、更可持續轉變還需付出更艱辛的努力。
因此,趙民革表示,首鋼將主要在以下兩個大的方向去布局。
一是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一方面,拓展產品應用空間。要緊跟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布局研發一批極高強度、極耐腐蝕、極端溫度、極限規格等應用方向的新材料;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鋼鐵業綠色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同時培育布局工業尾氣制乙醇、生物質能源等綠色低碳產業。
“推動數字化轉型也是首鋼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趙民革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對于像鋼鐵這樣市場競爭充分的行業,先被淘汰的一定是效率不高的企業。在國資國企功能分類中,首鋼屬于競爭類,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管理效率、運行效率、市場競爭力,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趙民革補充道,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數據會更多。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底座,還有很多具體工作要求。“這將是國家和每個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都要面對和妥善解決的問題。”他說。
二是服務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打造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鋼高地。聚焦科幻產業特色賽道,瞄準元宇宙、人工智能、深空探測等產業方向,吸引更多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賦能型企業入駐,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精尖產業集群。充分發揮中國科幻大會這一國家級平臺作用,鏈接產業孵化中心、產業創新聯合體等各類創新資源,構建開放共享、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持續優化科技企業全周期支持與服務體系,圍繞企業發展痛點,初步搭建起涵蓋6大類21項內容的產業服務體系,推動產業服務從“基礎性服務”向“增值性服務”延伸,進一步向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深度轉型,推動首鋼園區成為首都長安街西軸線上的重要城市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