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首鋼環境公司獨立投資建設的全球首個可移動式電磁波修復有機類污染土壤示范項目在貴州省貴定縣一次性試產成功并順利投運。
繼建成國內第一個18萬噸/年鋼鐵冶金工業污染場地熱脫附土壤修復示范工程,并在首鋼北京園區焦化廠(綠軸)成功實施國內一次面積最大地塊污染土原位熱脫附項目后,首鋼環境公司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在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更廣闊的領域大膽探索、積極實踐,綜合實力不斷提高。
電磁波修復有機類污染土壤新技術是首鋼環境下屬北京首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新冶高科集團共同研發的自有專利技術,由北京首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獨立投資建設。一期總投資2000余萬元,修復有機類污染土壤設計能力1萬立方米/年。經過前期多次實驗室和現場實驗,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從中積累了大量的工藝參數和技術數據,為成套生產線的安裝運行奠定了可靠工藝技術基礎。通過為期4個月的基礎設施建設、設備制作及安裝調試,試生產中各項生產和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該示范項目具有綠色低碳環保、能源介質安全可靠、可移動、設備系統運行穩定、土壤理化性能不被破壞、修復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特點。與現有修復工藝相比較,修復時環境溫度可降低300℃左右,處理能耗可降低50%左右,修復過程可實現無塵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電磁波修復有機類污染土壤新技術是電磁波加熱技術和現有土壤修復技術應用的首次結合,其成功投運對土壤修復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不但填補了國內外技術領域的空白,而且將對土壤修復行業的轉型升級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