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張垚 郭達清 報道
“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潮流,也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是自然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代表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形勢下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原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礦業領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和有力抓手,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副司長王博在10月16日舉辦的202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的綠色礦山建設與礦業綠色發展論壇上表示。
據了解,該論壇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探討踐行保障資源安全與保護綠水青山相協調的理念,研判礦業綠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交流綠色礦山建設的新技術、新成就,共商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措施、新途徑,共同推動我國礦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綠色礦山建設意義重大 進程正在提速
整體來看,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進程正在加快。據透露,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了國家綠色礦山超過1000家,還有省級綠色礦山超過3100家,這些礦山企業在改善礦山形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構建和諧礦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逐步改善了礦產資源多、小、散亂的開發格局,改變了公眾對礦業開發的傳統印象和輿論氛圍。特別是為加快推進礦業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今年4月份,自然資源部與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綠色礦山建設的定位由示范引領轉向全面推進。《通知》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8年年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持證在產的90%的大型礦山,80%的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的標準要求。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就是要擺脫以往的過度消耗環境、過度消耗能源、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的粗放的發展方式。推動礦山企業采用先進的綠色低碳技術開展裝備的升級和技術改造,以智能化手段助推綠色化發展,進而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完全符合當下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王博表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礦業綠色發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過程,在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中落實好礦山開發利用、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切實提升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綠色礦山建設成效卓著 仍需引向深入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戰略規劃處處長余海洋表示,自2017年《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發布、提出“通過樹立千家綠色礦山典范、示范引領加快綠色礦山建設的進程”以來,我國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取得了4方面成效,一是綠色礦山建設已經成為政府、礦山企業深入踐行“兩山”論的共識,二是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三是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初步建成,四是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引領作用顯著。“綠色礦山建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綠色逐步成為礦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明顯增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發展新模式已經初步形成。現在綠色礦山建設由示范引領向全面推進的條件已經具備。”余海洋這樣評價我國當下綠色礦山建設的成效。
余海洋表示,關于如何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通知》要求得非常具體。就《通知》中的一些具體條目,他做了一些補充,《通知》中的“在產礦山”指的是證照合法有效,近三年內正常生產,剩余儲量可采年限不低于三年的礦山,考慮到歷史遺留問題多、建設水平比較差等情況,這個文件沒有對小型礦山建設目標提出統一的要求,各地應結合實際,參照標準來加強對小型礦山的管理;之前有些省份對綠色礦山的內涵理解不到位,他們只是要求加強礦山的綠色工作,忽視了生產工藝水平提升,實際上的要求是要加快礦業領域的技術創新、裝備的升級改造,“面子和里子”要兼顧;此外,國家級、省級、市縣級建設水平應該依次是降低的,《通知》取消了市縣級綠色礦山,只保留了國家級和省級綠色礦山,各省如果市縣級建得好,可擇優納入省級里面,省級建得好,則擇優納入國家級。
余海洋透露,“礦產資源法”或將在今年頒布,其中完整的章節強調加強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同時,綠色礦山標準體系的制定工作,特別是露天開采礦山的綠色礦山標準,自然資源部已經開始啟動相關工作;此外,2020年末至今,國家級綠色礦山沒有開展遴選工作,這一工作將在今年年底啟動新一輪國家級綠色礦山遴選工作,希望各企業積極開創綠色礦山建設,對照新發布的綠色礦山評價指標開展自評估。
黑色金屬礦山在綠色礦山建設上還有很大空間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秘書長姜圣才表示,2014年,全國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數量達到660多家時,黑色金屬礦山只有96家,占比為14%,但是在冶金礦山企業的占比只有2.2%,總體偏低。2023年,相應占比(國家級綠色礦山)分別為10%和3.5%,這離《通知》中規定的“持證在產的90%的大型礦山,80%的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的標準”的目標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過,據介紹,近年來,冶金礦山也在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取得了很多實效。一是鐵精礦質量穩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普遍提升,2023年在原礦品位下降0.83百分點的情況下,鐵精礦品位提高了1.1個百分點。二是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長足進步,近幾年,冶金礦山企業通過低品位利用、難采殘留礦回收、難選冶礦技術攻關,盤活鐵礦資源100億噸以上,鐵礦企業廢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0%以上,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超過20%。三是科技創新取得顯著成效。四是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邁上新臺階,目前黑色金屬冶金礦山企業進行固廢綜合利用產生的砂石料約只有2億噸,綜合利用率約在58%左右。五是智能礦山建設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生產效率、資源利用效率、本質安全水平實現提升。六是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建立“工業+旅游”“工業+現代農牧業”“工業+鄉村振興”等多位一體的綠色發展新模式。七是人才素質得到提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加快建設,職業技能競賽持續舉辦,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