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環境部8日公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啟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將于7月擇時啟動上線交易。全球最大規模的碳市場呼之欲出。
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
全國碳市場將于近期啟動上線交易
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舉措,有利于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動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生態環境部指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明確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方式、交易場所、交易時段等相關事項。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已是倒計時。
2011年以來,中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試點碳市場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余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累計成交額近100億元人民幣。
全國碳市場啟動后,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全國碳市場啟動交易是中國碳市場建設的標志性重要節點,是舉世矚目的重要節點。
多行業開展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8日表示,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數據顯示,中國電力和熱力生產部門貢獻了超過5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電力系統二氧化碳排放較為集中,全國碳交易體系也是以發電行業作為突破口,電力低碳轉型更關系到全社會深度脫碳目標的實現”,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說。
2020年底,生態環境部印發規范性文件《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公布了包括2225家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在內的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
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首批2225家發電企業將分到碳排放配額。
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前夕,生態環境部向有色金屬、鋼鐵、石化等行業協會發函,委托開展將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主要包括行業碳配額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行業全國碳市場支撐系統測試等。
李高說,除發電行業外,組織各地方主管部門完成了包括發電、建材、有色、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7000余家企業2013年至2019年度的碳排放數據報告與核查工作,為全國碳市場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奠定了基礎。
李高表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碳市場將實現從試點交易先行到全國市場建立,從單一行業突破到多個行業納入,從啟動上線交易到持續平穩運行。將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