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吳勇)5月25日,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私募基金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2019)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在錢塘江畔開幕。在當天下午舉辦的分論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私募基金與產業發展創新融合”中,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王偉軍致辭時表示,機構化投資應是期市發展新階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發展私募等機構投資者完善交易者結構。
王偉軍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對于期貨市場來說,重點應是補短板、提效率,推動期貨市場體系結構的調整優化。其中除對市場體系、制度體系、產品體系等進行完善外,發展私募等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完善投資者結構體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發展機構投資者一方面需要一定數量和規模的私募等機構,另一方面,也需要私募等機構從市場規律和價值追求出發不斷創新和完善運營模式、規范市場行為,賦能期貨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
他說,從國際市場經驗來看,CTA、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通過大宗商品配置、投資,成為財富管理和期貨市場效率提升的重要主體。在多元開放轉型發展新階段,機構化投資必然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現階段,一些私募等機構已經與產業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探索展開合作,參與期貨市場:或聯合成立經營機構,發揮各自所長、開展期現跨界經營;或面向產業企業發行產品或為產業企業提供定制服務;或在信息研究、咨詢甚至實體投資方面與產業企業進行合作。私募等機構產融合作利于將機構的研投能力與實體端避險和金融需求、現貨端現貨和物流渠道等要素有效配置優化,有利于促進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的發揮。
他強調,私募等機構在參與市場及與產業企業對接、產融合作中也要敬畏風險、管控好風險,理性、合規參與。他說,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對期貨市場認知程度大大提高、對市場功能作用發揮給予了前所未有的認同,這是一批批期貨人臥薪嘗膽、自律奮進、躬身服務所得來的。但我們仍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對期貨市場認知的深度仍然有限,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對外開放面臨擴大,市場監管也面臨全新的環境和要求,機構投資者理性、合規參與期貨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王偉軍介紹了大商所今年在“鞏固、充實、提升”工作方針下,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主線所所開展的重點工作,并強調了當前交易所開展的市場監管工作。
他表示,適應多元開放轉型發展新形勢,今年交易所堅持依法監管、依法治市,持續提升監管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一方面,交易所加強了交易者微觀行為和市場基礎性制度研究,在此基礎上將修訂完善異常交易管理辦法、違規處理辦法等,以更有針對性地監管市場;另一方面強化了日常監管和市場稽查工作,加強了市場監測和風險預研預判,積極推進穿透式監管工作,加強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管理,從嚴篩查、查處操縱市場價格及新型幌騙等各類違規行為,加強違法線索排查及案件移送,加強與司法機構的執法聯動,推進監管合作。最后,他希望機構投資者時刻愛護市場,理性、合規地參與市場,共建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