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8點30分,陜鋼龍鋼公司3#軌道衡,當火車緩緩通過秤臺,蒙蒙細雨中,已經連續工作近13個小時、臉上爬滿疲憊的人們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錢江稱重的技術人員贊嘆道:“你們干出了國家軌道衡檢修安裝的新速度”。
這個新速度是怎樣干出來的呢?筆者通過現場跟蹤和調查,發現這個秘密就是“精準施工”,從施工方案制定、前期準備到施工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嚴、細、實、密、效。
方案嚴謹 細致考慮
軌道衡地處火車軌道干線上,且是公司火運物料的必經之地,檢修難度大,時間一旦確定,必須按期高質量完成,技術人員嚴謹制定檢修方案,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到位,確保檢修各環節緊密銜接。細化責任,每項檢修任務都確定負責人、配合人,規定完成時間;嚴控環節,征求基建、技術廠家、儲運等參與方意見,制作流程圖,明確作業順序;嚴把施工質量,嚴格規定灌漿料料水比例、灌漿厚度、秤體和秤基距離、鋼筋規格和鋼筋網密度、衡器引軌軌距、水平誤差、傳感器穿線管安裝位置,確保每個檢修項目都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檢修前召開施工單位、技術廠家、協作單位碰頭會,明確各作業單位工作任務,對可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討論,提前制定預案。提前核對工具、備件、線路、材料數量,并對性能進行測試,運抵作業現場,確保施工工具、材料準備充分。明確鉗焊工、電工、技術員、土建、鐵路工人數及姓名,保證施工人員全部到位。協作水車、板車、吊車提前一周進行報備,并規劃好停車位置,使檢修用車按要求作業。為了方便軌道拆卸,作業人員提前3天開始每天用油對軌道螺帽進行浸泡,清除銹跡。
精細操作 高效施工
早晨7:30分,施工指揮楊百超就站在站臺上,對提前到達檢修現場,準備就緒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把安全工作做在前面。
為了節約時間,在吊裝車輛沒空隙時,沉重的軌道,工人們都是喊著號子,用雙手抬,一點一點挪。
空曠的野地,寒風刺骨,現場卻一片火熱,副指揮胡偉,為了干活更加輕便,脫掉了棉衣,趴在軌道上,用扳拆卸螺母,用小撬杠一點一點調整軌道位置和軌距,頭上浸著汗漬。
工程師金小剛、馬曉剛,沒有指揮方遒,渾身臟兮兮的,沾滿了泥土和油漬混合物。他們領著技術人員測水平,布線路,調傳感器、秤臺,午飯都沒顧上吃,時間就這樣被一點一點擠了出來。
24噸灌漿料,因施工空間狹小,大型攪拌裝置無處放置,工人們用手工電轉進行攪拌后,手提一路小跑進行灌漿;
鋼筋網兩處有松動,一處凸起;四個隔斷之間需要焊接起來,這樣更加牢固;所有向上的鋼筋頭必須全部壓平,與鋼筋網貼在一起;兩處鐵支架高出承重梁5公分,會撐起秤臺,需要切割;基礎上面的碎石塊、木頭、泥土,全部要用水沖洗干凈,不能影響灌漿凝固;灌漿料太干了,影響基礎質量……檢修現場,所有人都沒有停歇,大家齊心協力,只為高質量完成檢修任務。
不知何時,探照燈已經亮了起來,熱鬧的檢修現場只剩五六個人,做著最后的檢測,當第一輛火車緩緩通過秤臺,時間定格在了晚上8點30分,作為最后的堅守者,他們已經在寒風中站立了近13個小時。
火熱的現場,嘹亮的號子,奔走的人們,每個項目都精準施工,每個環節都按時間節點完成,他們在寒風中創造出了國內時間最短的軌道衡檢修安裝作業,開啟了龍鋼加速度。(楊延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