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梅雨季節和三伏天后,往往一場暴雨就有可能將鐵路摧毀;天氣炎熱,時常會導致機車備件燒壞,讓列車“趴窩”。為避免各種事故隱患發生,他每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毛巾打濕,披在頭上,沿著鐵路線仔細盤查鐵路路基厚實情況,然后徒步幾公里回來再精細檢查機車內的大小備品備件,直至完好無損,他才通知調度安排機車出行。今年以來,他始終憑著這種對工作的超高敬業精神,確保了馬鋼鐵運公司一臺臺內燃機車每天正點將鐵礦石、鐵水、水渣、焦炭等物資送到了目的地。他就是被大伙譽為“鐵道衛士”的馬鋼勞模、馬鋼鐵運公司退休職工李紅光,他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在鐵路線上閃閃發光。
實現在線車輛電子圖紙全覆蓋
李紅光原是馬鋼鐵運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970年,18歲的他走進了鐵運公司,當時只有初中文化。面對各種車輛機型,他只能從形狀上能判別幾分,但車輛如何維護保養、備品備件如何更換或修復,他全然不知。為了盡快熟悉和掌握車輛性能、設備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道口、站場、裝卸線、調度室、信號燈等業務知識,他虛心向師傅們請教,并經常主動跟著師傅們下到現場查看設備日常維檢、鐵路路基、道口信號燈的在線狀況。同時,為更好地把握安全操作要領,他自費買來了有關機車車輛維護保養的書籍,每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憑借勤奮好學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自學完成了高中課程和部分大學課程。有了扎實的文化功底,李紅光開始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本職工作搞起技術革新來。40年來,他堅持走崗位成才之路,把解決生產技術上的難題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先后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并先后獲得了“工人技師”、“馬鋼公司勞動模范”等稱號。
李紅光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熱愛企業、報效企業、奉獻企業。2014年,李紅光接受邀請重返鐵運公司。耳順之年再出發,他有一個夢想,要把所有的機車車輛手繪圖紙全部轉換成電子版,他和時間賽跑,三年伏案,日以繼夜,繪制完成車輛各種圖樣多達5000張,撰寫各類專業論文、教材資料超過20萬字。逐夢路上,李紅光一刻不停,他像年輕人一樣,迷上了三維繪圖。“如果能把重點車輛制成三維動圖,不僅能與時俱進,又能滿足高效率檢修需求。”李紅光想到就干,他和年輕人打成一片,虛心向他們請教電腦知識,從打字、制作表格、APP、插圖、文件解壓、微信傳輸等方面逐一加以學習,終于成為一個很在行的電腦玩家。
運用學到的電腦知識,他把搜集到的三維制圖、設計資料、信息,拿著放大鏡,認真閱讀、仔細揣摩,一一研究,重新描繪,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小時,一遍遍移動光標,一遍遍修改圖形。累了,就揉揉疲倦的肩膀;困了,就站起來走動兩步,小憩片刻后,又握起鼠標,專注的投入到制圖工作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敞車、混鐵水車、渣鍋車等運行車輛的組裝、拆解等分項步驟以生動的畫面展現出來,車輛的重點部位更是躍入眼簾,實現了公司在線運用機車車輛電子圖紙全覆蓋。看著自己的一幅幅杰作,李紅光像個孩子般的露出了快樂的笑容。李紅光求新路上無止境,他扎根在一線車間,早出晚歸,成天泡在工作現場,他還主動和一些生產骨干交朋友,了解各方面情況,熟悉生產環節。每當看到、聽到有什么技術難點,他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執著,不解決問題絕不罷休。通過大量的現場觀察和實地檢修案例,他放棄了無數個節假日,傾注大量的心血,他還閱讀大量專業書籍,理論聯系實際,先后設計完成了數控車輪、轉向架吊具等50多項技術革新,節省和創造效益數百萬元。
毫無保留奉獻技術革新成果
李紅光在鉆研技術活之余,還熱心于發揮傳幫帶工作,主動向年輕職工和新進大學生傳授經驗,鼓勵他們積極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并積極投入到相關教材的編寫和授課中。在他看來,一些生產過程中積累地經驗和許多摸索出的技術,一旦失傳,就是貽誤企業、貽誤子孫后代。作為企業培養多年的一個老職工,有責任、有義務為后來者當好鋪路石。每天晚飯后,他稍微休息后,就開始挑燈夜戰了,認真編寫電焊工、起重工、車輛鉗工等工種的培訓教材;并把撰寫多篇論文進行電子存檔,如《320噸混鐵車車軸問題的研究》、《鐵路軌道擋輪器研究》、《鐵路曲線外軌超高問題的研究》等,他毫無保留的把這些年來積累的經驗和研究的成果留給后來者,為鐵運公司的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李紅光深知時間不等人,一股培養工匠精神的思緒在腦海里卷涌,一份飽含激情的規劃在胸中鋪展。帶好年輕人,做好傳幫代,是他工作的動力,也是他對未來的承諾。為讓新來的大學生了解企業、熟悉企業、認知企業、愛上企業,他創新授課方式,把課堂從教室搬到了現場,帶領他們跑班組、蹲基層、下一線,充分了解生產工藝流程,使他們很快地熟悉掌握車輛專業知識,發揮出自己的專業特長。正是有他的不遺余力的教導,車輛技術員徐潔誠因為攻克320噸混鐵水車系列技術難題,被評為公司優秀科技人員,青年技術員邢駿2018年完成6項技改項目,取得5項專利,被列入鐵運公司專家庫。
與年輕人擰成一股繩進行攻關
戰場上,戰士們跨上戰馬英勇殺敵,威風凜凜;鐵路線上,火車司機駕馭列車飛快地奔跑,洋洋灑灑。為了讓列車像駿馬一樣奔騰在馬鋼縱橫數十公里的鐵路線上,李紅光就像鐵道衛士一樣精心維護和保養每一臺車輛。針對320噸混鐵水車運行時好時壞的實際,李紅光與鐵運公司車輛段幾個年輕人擰成一股繩對320噸混鐵水車展開了技術攻堅。
混鐵水車是公司運輸保產的重點設備,是馬鋼高爐生產穩定順行的關鍵因素。該車由于使用頻繁、運輸線路長等因素,時常造成車輛脫鉤、溜放事故。為了消除這一安全隱患,李紅光不僅跟著年輕人一起下現場,仔細了解車輛運行狀態,跟蹤觀察車輛車鉤連接狀況,他還大膽設計,提出加裝安全副鉤設想,通過系列試車,加裝的負鉤起到了二次防護作用,實際運用后,有效遏制了車輛脫鉤現象,確保了混鐵水車安全運行,為馬鋼大高爐穩定順行超過1700天,續寫行業新記錄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車輛GK三通閥升級改造成120閥工作中資料不全的情況,他還帶領技術骨干對車輛制動管路的排列安裝反復研究,不斷改進,主動擔負起繪制圖紙的作用,并給修車職工現場耐心講解原理,分析構成、不厭其煩的指導安裝、調試工作,直到車輛完工,李紅光還在督促車輛運行使用狀況,第一時間接受信息反饋。這邊剛結束現場的工作,李紅光又馬不停蹄的趕到會場,為近100名青年職工做《漫游在知識技術宇宙中》的講座。在車上,他還在認真的備課一路上,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老驥伏櫪自奮蹄,無私奉獻甘為梯。李紅光依舊奮斗在運輸保產的第一線,深深的扎根在修車保產一線,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用他的“光”和“熱”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和時間賽跑,為青工們的成長加油、助力;他用智慧和汗水,為他們答疑解惑。面對著快速成長起來的青年技術人員,李紅光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