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30日,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鋼有限傳出消息稱,武鋼有限0.1毫米極薄高強硅鋼實現量產,且有3項生產技術全球領先,標志著中國在高強度極薄無取向硅鋼領域的研發和生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武鋼有限無取向硅鋼首席師介紹,0.1毫米無取向硅鋼極薄產品早在10年前就可以生產。然而那時主要是低牌號硅鋼,強度級別難以滿足尖端產品所需,且采用效率較低的“二次法”軋制。這次生產的高強度極薄產品是全球首創的“一次法”生產工藝,主要得益于3項全球領先技術:突破高強度“門檻”,將低牌號向高牌號拓展;突破加工硬化“限制”,軋機工序一次軋制出成品厚度;突破熱處理工序“瓶頸”,實現一次過退火線。
極薄規格無取向硅鋼生產難度極大。鋼帶在軋制變薄的過程中,會產生加工硬化,軋制越薄變形抗力越大。因此,薄規格硅鋼產品主要采用“二次法”進行生產,即鋼帶兩次軋制、兩次熱處理退火。盡管“一次法”效率提高,但是“一次法”一直無人嘗試,行家都知道其中的技術難度絕不是“2-1=1”這么簡單。因此,幾十年來,“一次法”依然停留在“書本理論”階段。為此,武鋼有限硅鋼部從難度系數相對更低一點的“0.15毫米”規格入手,勇闖“一次法”無人區。
今年初,硅鋼部領導掛帥,成立產銷研技術攻關團隊,向高難極薄產品進軍,于2月份成功生產出0.15毫米厚度產品,并實現了量產供貨。“我們能不能再薄0.05毫米,打破國外壟斷?”硅鋼部軋機設計極限軋制厚度為0.2毫米,生產高強度0.1毫米硅鋼產品幾乎不可能。軋輥怎么配輥、工藝參數如何設置、溫度控制多少,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熱處理退火線幾百個生產參數需要達到最精準的平衡點,400多米的連續退火涂層線,一個輥子不平就容易導致鋼帶撕裂,一個張力控制不好,鋼帶就會產生褶皺。硅鋼部技術人員通過試驗設計、潛在功能模式分析,邊生產邊摸索,先后攻克20多個技術難題,摸索出一次軋制、一次過熱處理線的生產方法,成功將產品向上突破兩個牌號,強度級別再次提檔,成功生產出0.1毫米厚高強硅鋼。
據悉,0.1毫米高強度、極薄規格無取向硅鋼廣泛應用于高頻微型電機及傳感器等領域,是精密醫療器械、手機震動馬達等尖端產品的核心材料,也是支撐我國“低空經濟”航空器電機性能提升的關鍵一環。目前,全球僅幾家企業具備批量生產這種特殊產品的能力。 (朱一知 陳雪君)
《中國冶金報》(2024年06月11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