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環境積極踐行“擔當社會責任、筑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瞄準打造一流環境綜合服務商愿景目標,圍繞參與解決首都“垃圾圍城”之困,貫徹新發展理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努力打造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為還碧水藍天、潔凈環境作出貢獻。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量20.52億千瓦·時
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2013年底建成并投運,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包含石景山、門頭溝兩區的全部和豐臺、海淀等區的部分生活垃圾,約占北京市日垃圾產生量的1/8。截至2019年末,累計處理生活垃圾620.62萬噸,發電量20.52億千瓦·時。項目采用“綠色、環保、創新”的先進設計理念,是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環境保護工程和民生工程。
隨著垃圾分類趨向精細化管理,進入焚燒發電廠的生活垃圾量逐步減少,垃圾熱值相應提高,對垃圾焚燒發電的技術工藝和裝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鋼環境積極調整運營管控模式,實現項目安全順穩運行。
餐廚垃圾:精細處理再生利用
首鋼餐廚垃圾收運處一體化項目處置工廠2018年7月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100噸,已實現對石景山、門頭溝兩區2600余家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獨家收運。截至2019年末,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5.11萬噸,銷售工業粗油脂1527.76噸,為北京市垃圾分類末端處置,提升西部垃圾處理能力,保障城市運行作出重要貢獻。
餐廚垃圾經過三道除雜、兩道除沙、兩次提油后,將“變身”成沼氣、工業粗油脂、生物有機肥以及廢水等。其中沼氣可與生物質能源項目協同利用;工業粗油脂銷售到有資質的生物柴油廠家,用于制備生物柴油,從根本上杜絕了“地溝油”回流到餐桌;生物有機肥含有氮磷鉀等元素,可用于園林綠化及農業生產;廢水則通過無害化處理后回用于生產流程,實現零排放。
該項目創新集成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3S(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大數據等四項先進技術,形成收運處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可以實時監控垃圾車的作業狀態和位置,查詢收運車輛、收運量、收運路線以及垃圾桶配備等信息,實現了由前端收集到后端處置的全流程監控。
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以來,首鋼環境發揮自身優勢,在確保石景山、門頭溝兩區餐廚垃圾“日產日清”的同時,協同處置西城區部分餐廚垃圾,并已開始接收門頭溝區廚余垃圾,為推動該區垃圾分類末端處置創造了積極條件。
建筑垃圾:各類垃圾各得其所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除此之外,建筑垃圾和廢舊家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要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單獨堆放。
首鋼環境緊跟北京市末端垃圾處置需求,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上深耕細作,增設園林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處置項目和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形成“三線一中心”的規劃布局,積極探索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新路徑。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是將建筑垃圾中的磚頭瓦塊、混凝土碎石等“變廢為寶”,形成不同規格的再生骨料和再生制品。園林垃圾處置是將落葉、草屑、灌木剪枝等打捆后,經破碎減容壓縮成塊,發酵干化后作為生物質電廠燃料使用。大件垃圾處置是先期進行人工拆解,從中挑出金屬等有價值材料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可資源化物料經粉碎后焚燒發電。裝修垃圾處置是將資源化處置后的產物用于工程回填、堆山造景和道路工程,車間采用濕法作業、生產線設置噴霧裝置,破碎、打包工段處設置除塵裝置。
在國家全面推行實施垃圾分類的大背景下,首鋼環境將繼續探索城市固廢處置經驗,加快打通城市固廢后端處置通道,加速構建全鏈條固廢處置新模式,助力城市固廢全流程、無害化安全環保處置。